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3976 0
2013-08-21
双嘧达莫,又被成为潘生丁,主要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得cAMP上升。也能够抑制腺苷摄取,激活血小板腺苷环化酶使cAMP浓度增加,抑制血小板功能。其适应症为:抗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血栓形成。由于今年来新一代抗凝药物氯吡格雷等的强势推广,双嘧达莫目前市场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阿司匹林是最著名的“万灵药”,自20世纪初被开发出来以来在全世界获得广泛应用。除了解热镇痛之外,阿司匹林最常被用于防治血栓。阿司匹林能使环氧化酶乙酰化,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而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而大剂量时可以一直血管壁中的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环素的产生,从而减弱其抗血栓形成作用,一半作解热镇痛剂使用。
    阿司匹林的适应症(拜阿司匹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由于临床医生对心血管疾病抗凝治疗的重视,阿司匹林销售额近年来增长较快。
    图1:近年阿司匹林销售情况

    由于产品价格较高,及强势的市场推广,拜耳的拜阿司匹林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可以说国内阿司匹林市场就是由拜阿司匹林驱动的。由于产品价格原因,国内企业恐难在这个市场有很大建树。
    噻氯匹啶属于广谱抗血小板药,可以和ADP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血小板的激活反应;稳定血小板膜,阻断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膜上GPIIb/IIIa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减少TXA2合成。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的循环障碍性疾患。由于不良反应常见,且原研厂家赛诺菲主要推广其氯吡格雷,临床上极少处方,目前噻氯匹定市场持续萎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氯吡格雷是特异而强效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防治ADP介导的GPIIb/IIIa受体活化和继发的纤维蛋白原与GPIIb/IIIa受体的结合。适应症: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氯吡格雷目前多和阿司匹林联合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抗凝治疗,伴随着介入治疗数量近年来在国内爆发是增长,氯吡格雷销量也经历了高速增长,2012销售额超过40亿人民币。
    表1:目前市场上在售氯吡格雷产品情况

    图2:氯吡格雷市场近年销售增长情况(单位:元)

    目前国内氯吡格雷市场主要被赛诺菲的波立维和信立泰的泰嘉占据。受益于国内PCI手术量的快速增长,术后抗凝药物氯吡格雷也实现了销量的猛增。尤其是泰嘉近年来表现抢眼,增长更是快于原研产品。新帅克目前也已经进入了氯吡格雷市场。由首都医科大学王拥军教授领衔的CHANCE研究今年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小卒中后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在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方面优于阿司匹林单药治疗,且不增加严重出血风险。这一研究再次加强了氯吡格雷在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地位,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增量市场。我国每年新发TIA患者约300万例,由此推算形成的新增市场规模将相当可观,容量将超过目前的PCI术后抗凝市场,新增市场规模又将达到数十亿。氯吡格雷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常被人诟病,即氯吡格雷抵抗。氯比格雷的抗血小板效果具有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对氯吡格雷缺乏反应或者反应降低称为氯吡格雷抵抗,这部分患者在接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时仍有临床事件发生,称为氯吡格雷治疗失败。氯吡格雷抵抗文献报道在4%-30%之间,一般认为在10%-20%之间,考虑到氯吡格雷在国内庞大的用药人群,在这样一个大样本人群的背景之下,氯吡格雷抵抗的绝对发生数量不容小觑,这也为新一代的抗血小板药物进入这个市场取得氯吡格雷份额提供了一个机会。氯吡格雷被收录进今年新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这对于国内企业可能是一个利好消息,一方面产品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可以增加其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可及性,并大大提高产品的覆盖率,对于氯吡格雷首先是PCI术后患者持续用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保证,包含氯吡格雷的抗凝治疗方案在小医院就能实现续方,治疗中断的情况减少。其次在脑卒中领域,氯吡格雷进入基药也大大增加了TIA患者的使用机会。同时基药招标可能对于外企并不非常友好,如今年陕西招标即要求赛诺菲原研产品波立维降价一半,赛诺菲由于无法接受这个价格而弃标,也就将陕西市场拱手相让给了国内企业。同时医疗费用总额预付制度的推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内仿制品的进口替代。
    表2:氯吡格雷简单SWOT分析

    由于波利维专利到期,国内觊觎这块巨大蛋糕的厂家已经纷纷着手仿制氯吡格雷,递交申请的企业包括江苏恒瑞、山东罗欣、丽珠制药、深圳致君、石药集团、哈药集团、天津红日等业内几十家企业,诸多企业的加入一定会加剧行业的竞争,但是产品从获批到成功中标,再进院推广直至销售放量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短期来看近两年赛诺菲和信立泰在氯吡格雷领域两强称霸的格局难以撼动。
    乐普医疗收购新帅克被认为是可能影响氯吡格雷市场格局的一个事件。但是短期来看,新帅克的氯吡格雷仅在安徽、山东、辽宁等少数省份中标,近期尚不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很大影响。且目前看来乐普医疗恐难和新帅克在氯吡格雷市场形成聚合效应,乐普的心脏支架产品聚焦于医院高端需求,而新帅克的氯吡格雷更多专注于基层医院渠道,两者销售通路少有重合,难以实现资源整合。其次在乐普入主新帅克之前,誉衡药业已经和新帅克签订了75mg氯吡格雷的全家独家销售协议,不同规格产品由不同公司负责销售内部资源和关系恐怕很难在短期内整合,一加一小于二的内耗情况也非绝无可能。如何理顺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将考验乐普管理层的智慧。
    普拉格雷由美国礼来及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继氯吡格雷之后新的血小板凝聚抑制剂。09年被FDA和欧盟批准用于预防已接受急诊和将进行延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事件。普拉格雷具有更高的前体药物至活性代谢物转化率以及更高的生物利用度,所以起效更快并能降低个体间的疗效差异,更大程度地降低主要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其曾被寄予厚望,一度被认为将是氯吡格雷的取代者。虽然经过诸多研究证实普拉格雷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要强于氯吡格雷,但是其造成的出血也较氯吡格雷更多,某种程度上讲其抗血小板作用的部分获益被出血的副作用所抵消,相比氯吡格雷优势不大。但是普拉格雷克服了氯吡格雷抵抗问题,在欧洲公布的口服抗凝药物指南中,普拉格雷仍然获得了优先推荐。国内目前尚无普拉格雷销售。除礼来的原研产品外,尚有江苏豪森、山东新时代、山西普德等公司的产品在进行注册申请。
    替格瑞洛是新一代血小板凝聚抑制剂,商品名倍林达,2012年末阿斯利康在国内上市。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的环戊基三唑嘧啶类口服抗血小板药物,与目前临床常用的以氯吡格雷为代表的噻吩并吡啶类药物化学结构不同,其本身就是药物活性成分,口服后无需经过肝脏代谢即可发挥药理作用。替格瑞洛是一种选择性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抑制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与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相似。但是,替格瑞洛与血小板ADP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可逆性,没有构象改变和信号传递,在停药后血液中的血小板功能也随之快速恢复。在临床实践中,替格瑞洛比氯吡格雷起效更快,更加安全。PLATO研究头对头比较了替卡格雷和氯吡格雷的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治疗12个月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复合终点事件风险达16%,在多项亚组分析中研究结果都一致证明替格瑞洛治疗作用优于氯吡格雷,在安全性方面,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主要出血发生率相似。在各种研究数据强烈的支持下,欧洲心脏协会出版的急性冠脉综合症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指南中将替格瑞洛放在最先推荐的位臵,而氯吡格雷则是无法接受替格瑞洛治疗患者的备选方案。甚至对于平时口服氯吡格雷的患者,欧洲心脏协会也建议其停服氯吡格雷,改为服用替格瑞洛。
    替格瑞洛国内适应症:本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降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与氯吡格雷相比,本品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复合终点的发生率,两治疗组之间的差异来源于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而在卒中方面无差异。预计未来替格瑞洛将挤占氯吡格雷的市场,但是近期恐怕很难撼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老大的地位:首先,替格瑞洛新近上市,没有进入全国医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考虑到全国医保目录修订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进行,而新上市产品直接进入医保目录有一定难度,如果错过这次机会,替格瑞洛可能要等待4-5年后的下一次全国医保目录修订的机会。其次,氯吡格雷通过临床试验证实对于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疗效确切,从而打开一个巨大的市场,替格瑞洛虽然在PLATO研究中显示对于卒中患者疗效与氯吡格雷类似,但是要获得在卒中方面适应症恐怕还是要进行新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即使一切顺利获批新的适应症并进入卒中市场至少还需要4-5年时间。再次,氯吡格雷目前已经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基层药物的巨大市场替格瑞洛完全无法染指,而氯吡格雷将独霸整个市场。
    奥扎格雷是TXA2合成酶抑制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奥扎格雷1987年开始在日本应用于临床,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发了奥扎格雷,获得了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塞和脑梗塞所伴随的运动障碍的适应症,成为当时脑血管疾病领域的新星。时至今日,虽然奥扎格雷市场已经超过10亿,且保持稳定较快增长但是由于诸多厂家都看好这个领域,争相进入奥扎格雷市场,导致相同产品众多,竞争比较激烈。目前国内生产奥扎格雷的厂家有几十家,其中较大的包括丹东医创,山东华鲁等企业。
    国内自主研制的1.1类新药,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药科大学针对氯吡格雷的临床缺陷而设计开发,对其分子式进行改进,以期克服其不足,获得更佳的临床疗效。目前尚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距离上市尚有很长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抗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应用领域分析:http://www.tianinfo.com/news/news5887.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