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开展做足功课很重要:调研前先初步做一个pest或swot分析,对项目主体进行一个简单的认识;调研中根据合同以及客户的核心诉求,力争先做出一个框架,或者是核心要点集成,为资料收集、索取做足准备;另外,调研中需对项目内容体系构建有初步思路,对初步拟定的框架方案进行修正并做好访谈纪要;项目进行中需要进行科学的进度安排。
树立行业分析只是手段很重要:行业分析是产业选择及规划的必要手段,但在规划中极易为行业分析而分析,忽略了其只是产业规划的手段,舍本逐末。在行业分析中,应紧扣产业规划对其要求,找出规划对行业分析的诉求点何在,是论证市场发展趋势,寻找细分的蓝海市场(如果是红海市场的话,策略就有大的调整,但无非就是营销、定位的问题),还是分析竞争格局,为市场策略的制定提供基础,这些都需要进行一个诉求界定。但在具体的项目推进中,看到了太多泛泛而谈的行业分析,无非是品类构成、市场现状···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因此,行业分心紧密联系规划主体具体情况进行非常重要。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行业分析的方法是高质量分析的关键。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觉得行业分析主要有这几种方法。第一,用数据论证。定量分析是基础,定性只能是补充。除非万不得已,定性尽量少用。第二,用多维度思考。简单来讲,就是学会构造矩阵图。世间万事纷繁复杂,人本身非常容易用静态的眼光看待事物,多维思考,无非是增大一些分析的准确性,另,也是逻辑思维的延伸。第三,对标。对标有两种,失败的和成功的。重点探讨失败的原因及成功的要素。
构建独有的方法论体系很重要:包括战略制定、产业选择、目标测算、基础分析、行业分析、空间布局都需要有一套无缝连接的方法论体系。以上皆是产业规划当中不可或缺的模块。模块基本固定,但模块呈现的方式方法却不能一成不变。但从目标测算来讲,就有地均产出、同类型复合增长借鉴、分产业目标测算等方法,具体运用什么方法,随机应变,当然,要创新。
强化大数据的提炼分析能力很重要:数据搜集整理能力、数据分析提炼能力在未来工作当中重点提升,尽量用数据说话。但是非常关键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如何搜集数据?依经验来讲,主要就是论坛、统计局、经信局、行业协会、年鉴等地方。二是如何建立数据库?目前来说,主要是靠个人积累,不以跬步无以至千里,希望假以时日,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可以不大,但必须管用。
高度的概括提炼能力很重要:这个也是深有感触。先前做盐城项目,纠结于产业选择,简单套用咨询公司的选择方法,一来怕难度不小,二来也确实厌烦,千篇一律,每每都是可行性与吸引力矩阵,太老俗让人狂呕不止。尝试建立自身的产业选择方法论,从本地的资源禀赋→市场发展趋势→周边产业现状等等,层层筛选,最后确定产业。但是一来定性的成本过多,二来过于繁琐。后来平地惊雷,看到麦肯锡的类似选择方法,但是却是简洁明了的多—— 引领性、根植性、错位性、融合性,马上晕倒,还是老麦牛逼,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