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下旬,以印度卢比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货币遭遇大幅抛售。卢比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美元对65卢比的历史新低。此外,从上周至今,印尼盾汇价下跌了3.6%,股票市场下跌了9%。
泰国、土耳其、南非以及巴西等国都在遭遇抛售潮,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及股票市场也都遭遇到大幅下挫。
实际上,从今年以来,新兴市场开始全面遭遇本国货币大幅贬值,同时股票市场遭遇抛售的情况。
数据显示,南非南特对美元下跌了20%,巴西雷亚尔对美元下跌了15%;而泰国泰铢自4月19日来对美元下跌了近11%。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各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稳定本国的货币。印度央行自7月以来收紧现金供并及抑制黄金进口,出人意料地在一个月之内两次加息。
巴西央行周四宣布了一项货币干预措施,计划到年底前向外汇市场共注入600亿美元,以阻止巴西雷亚尔的进一步贬值。巴西雷亚尔目前已跌至5年来新低。
但至少从目前看来,这些ZF的干预措施收效甚微,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并没有出现任何企稳回升的迹象,进一步下滑的趋势依然明显。
根据部分研究机构的预测结果显示,以卢比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货币继续走低的可能性依然较大。瑞士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的分析指出,印度卢比对美元汇率有可能进一步下滑至70。
野村证券也认为,印度央行的措施给市场传递了不明确的信号,无法阻止投资者在外汇市场中进一步抛售卢比。
实际上,印度ZF在处理这一轮印度卢比下滑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不小的“硬伤”,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阻止卢比汇率下滑,印度央行在一个月内连续两次加息,短暂缓解了卢比的下跌趋势,但本周, 印度央行又意外宣布购买价值800亿卢比的长期国债,以对冲ZF近期大举抛售国债的做法而造成的长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这样的做法为市场进一步增加了卢比的 流动性,并对卢比汇率形成下行压力。
“问题是印度央行正在试图同时应对多项难题,这往往向市场传递了困惑不解的信号。”野村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这样的结果是,市场对卢比的信心进一步丧失。”
券商CLSA的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拉吉马利克(Rajeev Malik)也指出,印度央行目前面临着多重任务,政策措施上常常陷入两难境地。
“从目前来看,印度央行对于究竟希望优先解决什么问题并不确定,”马利克说,“所以接下来我们还将看到印度央行货币政策上的反复。”
除了货币政策外,印度ZF还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限制印度本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数额,以及削减从海外购买黄金和白银,而这些措施从目前看来,只是使问题更加恶化。
美联储政策更迭、经常账户巨额赤字助推卢比贬值
对于这一轮新兴市场国家所遭遇的货币及股票市场大幅走低,多数分析都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看做是罪魁祸首。
在金融危机过去近5年后,美国经济出现了稳定复苏迹象,美联储开始考虑逐步退出实施了5年的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从最近的几次美联储政策会议所透露出的信号来看,美联储接下来的政策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在年内开始退出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已经成了大概率事件。
最新的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几乎所有的联储政策决策者都同意在年内开始实施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计划,受此影响,美国股市在8月中旬也经历了今年以来最差的单周表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年内首次出现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的走势。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可能退出的预期,令全球资本的流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美联储实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措施下,全球资本从资金成本低廉的美国,大举流向新兴市场国家,追逐高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泡沫。
根据汇丰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去年共有1.2万亿美元的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相当于10年前水平的6倍。
而一旦廉价美元不复存在,资本又开始大举从新兴市场中撤出,此时,新兴市场国家便开始面临资产价格重新估值、去泡沫化的过程。
前印度央行副行长苏比尔戈槛(Subir Gokarn)说,“触发卢比贬值的主要因素自然是美联储可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担忧,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在国际上的流向。”
瑞士信贷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从今年5月以来,投资者抛售了其持有的24%的印度国债。
此外,新兴市场国家此前所存在的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也在这一轮资产价格去泡沫化过程中,充分暴露出来。
以印度为例,根据印度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自2004年起,经常账户便持续表现为赤字, 且赤字额呈不断扩大趋势,今年第一季度印度的经常账户赤字总额达到181亿美元,这在外汇市场上便会表现为对外币的过度需求和对本币的需求不足,巨额的经 常账户赤字,自然无法支撑一国货币走强。
“问题是结构性的,关键是要从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中恢复。”戈槛说。
另一大问题是印度经济从此前的高速增长迅速滑落至低速增长。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 年,印度GDP增速下降至5%的10年来新低,而仅仅在两年前,印度经济还在以每年超过10%的增速高歌猛进。经济增长放缓令外国投资者对印度的信心受 挫,也加剧了资本的进一步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