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269 2
2010-02-10
转自:《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7期 出版日期2010年02月08日,http://magazine.caing.com/2010-02-07/100116556.html
                                            
楼继伟


      20年前,当新兴市场经济刚刚开始为全球投资者所关注时,新兴市场这一概念除了意味有高的经济增长潜力,还隐含着市场规模小、经济基本面薄弱和潜在风险高。低国内储蓄、国际收支经常性账户的赤字和脆弱的金融体系,是当时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主要特征。在微观层面,高利率和高负债侵蚀了企业部门的利润,新兴市场的投资难以得到价值层面支撑。当时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主要由投机性投资所驱动,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不可避免。事实上,从拉美到东亚到俄罗斯,这样的危机在上世纪90年代曾屡屡发生。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当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发端于发达国家时,我们发现,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成功抵御了危机的影响,而且其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

新兴市场转折之源

  三个因素促使新兴市场国家在当前金融危机中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
  首先,过去十年新兴市场经济保持了强劲的经济增长,经济规模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有了实质性提高。1999年-2009年的十年间,新兴市场占全球GDP的比重由23%提高到34%(按市场汇率计算),按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则由40%提高到50%;而按增量计算,同期全球经济增长接近一半是由新兴市场创造的。
  其次,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已吸取了过往金融危机的教训,强化了金融体系改革、金融监管和宏观经济的管理。改革提升了新兴市场经济的基本面。与十年前相比,新兴市场国家最重要的变化是不再依赖于外部资金来维持增长。相反,不少新兴市场国家保持了国际收支的顺差并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成为为发达国家提供融资的债权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经济有着更低的杠杆率和更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第三,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各国经济间的联系,也是新兴市场能够在金融危机中成为重要稳定因素的原因。由跨国公司和外国直接投资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的迅速扩张使制造业生产日益全球化,减少了各国通过贸易壁垒来保护国内企业的动机。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大规模的“去库存”活动和贸易融资的萎缩,世界贸易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大幅滑坡,但其后逐步回升。虽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但不少新兴市场国家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南南贸易保持了特别的活力。这一切,与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全球贸易的崩溃形成了鲜明对照。

是缓冲器,不是火车头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缓慢复苏进程之中。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但经济回到正常的状态仍需要一段时间。主要发达国家私人部门的“去杠杆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经济潜在增长率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在较低水平徘徊。而新兴市场尽管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并有望维持较快的增长,但这一增长在中短期内并不能完全抵消发达国家需求的减速。这意味着,新兴市场虽然在危机时期可以起到重要的缓冲器作用,但在后危机时期仍难以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
  新兴市场国家人口众多,城市化进程和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意味着巨大的投资和消费扩张潜力。实现这一潜力不是一蹴而就。过去十年,新兴市场在减少对外部资金依赖的同时,却增加了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发达国家的需求增长是新兴市场在过去十年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在未来发达国家市场增长乏力的时期,新兴市场国家要实现持续的增长并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其增长模式必须由外需为主转向内需为主。全球经济再平衡是未来几年发达国家的主题,也是新兴市场国家的主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10 10:09:25
有道理 赞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10 17:59:05
赞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