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008 0
2013-08-29
来源: lunwtop.com 作者: 时间:2012-10-26


  【摘要】 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的特点和常见工程质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措施和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主体施工
 前言
 众所周知,建筑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安全和使用。建筑工程也是一种产品,但却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因此,它除了具有一般产品所共有的质量特性外,还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建筑工程质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与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
 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建筑工程是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原材料为劳动对象.以完成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内容为目的.以国家强制性施工规范.验收标准为依据,在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f或施工方案1指导下.综合调动企业管理、技术、劳动力、机械设备等资源,于特定的施工环境,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严密的工序活动把建筑材料转化为建筑产品的物质生产化过程和终结。同其他类工程相比有以下特点:
 施工现场特定,地址、水文条件因工程所在地不同而不同,施工环境差异大:
 施工周期长,跨越季节幅度大,地上地下作业,作业区抵御自然气候变化能力差;材料(设备)用量大,品种规格多,现场存储量有限,批次进场检验频繁:
 机械化施工程度不高,技术装备质量低,主要施工活动以人的体力技能劳动为主,工作精度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干扰:
 劳动层工种多,施工过程流水分段,立体交叉,主要工种作业重复递进:
 传统施工技术和现代施工技术并存,规范、标准具体明确,“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技术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但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相对滞后。
 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基础和主体施工阶段基础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灌注桩缩颈、夹层,沉渣厚度大.预制钢筋砼桩出现打断或未打到设计要求的支承土(岩)层中,基底表层处理不好,条基支模断面尺寸不够,构造柱移位等问题.此外.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出现漏振和蜂窝麻面等问题框架结构在主体施工时出现混凝土梁、板、柱易出现支模歪斜,箍筋间距误差,水平或垂直尺寸偏差等问题。砖混结构的建筑在施工中除了上述问题外。还存在墙体垂直、平整偏差较大.组砌方法错误,砂浆平、立缝饱满度不够,接槎尺寸不足等问题。
 装修及设备安装阶段在工程装修阶段,常见的问题有:屋面、卫生问、地下室渗漏.外饰面砖灰缝宽窄、深浅不一,与基层粘接不牢,表面爆皮变色.油漆表面粗糙、流坠、透底,石膏板间隔抹灰开裂。门窗安装多出现因偷工减料和安装施工管理的空白而导致门窗密闭不严、缝隙过小等。
 在设备的安装中,常有电气不接地(接零),零火相线错位,灯具及开关插座安置不正,下水道堵塞,地漏高于地面等问题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因分析通常说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因素主要涉及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大方面:
 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者的素质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等.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事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甲方素质较低和行为不规范.项目法人或业主对工程质量的影响重大,有什么样的业主就会有什么样的工程。此外,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材料因素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达到标准。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中,有不少建筑材料的质量未能达到质量要求。例如,目前的住宅工程中,有85%是砖混结构,其中以烧结粘土砖作为主墙体材料,据统计,该类砖中有近50% 是不合格产品。
 机械设备因素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工具,现代化的施工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设备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设备合理地使用,及时地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良好运行的关键.4方法因素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方法包括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正确的施工方法是保证工程按期保质完成的前提。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就是择优选择能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市场准人制度的施工单位,采购使用合格的工程材料.依据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采取一系列的监控措施。确保工程施工形成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文件规定的质量要求的最终建筑产品。
 不同质量责任体系的质量控制在工程建设中,ZF部门是以决策和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为重点;监理单位则是以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为重点:业主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必须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但是。由于现代工程技术日趋复杂,因此,业主必工程建筑安全与地质灾害的机理与防治须委托有各项专长的专门监理机构或人员代表自己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认可.以杜绝有损工程质量的不良行为和防止不合格的工程质量发生。因此,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中,即使承包商已有相当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我们还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理的质量控制作用。
 按工程项目施工层次划分的质量控制过程建筑工程项目按照国家标准有多种划分的方法.业内习惯按施工层次划分的情况较多。按这种方式划分.建筑工程可以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等层次。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包含与施工先后顺序的逻辑关系。
 建筑工程中的每个单位工程是由若干个分部工程采用激励机制加强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所组成。分部 工程又可划分为若干个子分部工程。每个子分部工程包括若干个分项工程。每个分项工程包含若干个检验批,检验批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最小单位。显然.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最基本的质量控制单位。要保证工程最终质量,必须加强和完善施工作业过程的质量控制。
 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项目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
 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都必须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有建筑活动,杜绝无证、越级承揽工程情况的发生。
 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要严格检验进场的材料和设备,各种建材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另外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还应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
 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要强化工程监理制度,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质量监督作用。
 提高工程建设有关人员的素质修养。人员素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筑业实行经营资质管理和各类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保证相关人员的素质修养,来保证工程质量。
 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1.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有力保证。
 结束语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借鉴国外先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体制.切实转变ZF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要求的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形成质量制约机制,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各项建设活动.完善质量控制管理机制,建立起一个公平、有序、健康的建设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