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99 1
2007-11-07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天气一天天凉了起来,街边上卖烤红薯的小贩渐渐多起来,其瓮形烤缸上堆着的一个个流着糖汁泛着蜜样黄酥皮质的尤物,和它散放在空气中若有若无悄然让半条街以外的人都会流口水并驻足张望的香味,构成了深秋季节令人感动的街景。无怪乎有人会拿人间最美好的爱情来形容它,大致是因为两者的热度和香气有近似之处吧!
  红薯又称甘薯、番薯,山东人称其为地瓜,四川人称其为红苕,北京人称其为白薯,而最正宗的叫法来自于福建人,他们是中国最早一批种红薯的人,他们管红薯就叫红薯。
  据史书记载,红薯原产于美洲,被哥仑布于1492年带回欧洲,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我国最早的红薯是由福建华侨陈振龙于万历年中(公元1589-1608年间)由吕宋(今菲律宾)带回中国,并耐心教当地民众种植。因其产量高易栽种,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有了这种易种的粮食做支撑,中国人口很快增长起来。
  在大多数时候,人们是把红薯作为口粮来吃的,其吃法大至以蒸、煮、烤为主。对于很多偏远的贫困地区,它是人们耐以存活的口粮。早年有人形容家贫而以红薯为主食的人们,大多而谑之曰:用背篓淘米。其义便是笑话对方以红薯为主食。此言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成为古话。
  与这句话一起作古的,还有红薯的主食地位。红薯渐从主食变成零食,即便偶有一天杀上餐桌,也必与珍珠米和枸杞红枣之类兄弟合伙,或成粥或成羹,间或加蜜加粉加香油炸成饼,与当年那些成天吃得想吐酸水的贫穷日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红薯还是那红薯,但日子却早已不是那日子了。
  事实上,红薯在现在也最应成为主食。因为它的营养价值,因为它的低脂高能,因为它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烟酸和各种微生素和微量元素都够得上当代的“绿色环保”膳食标准。最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较强的医药和保健价值。相传乾隆皇帝在89岁时患便秘就是它治好的。故而有御口亲批“功胜人参”之殊誉。而当代日美医学家还发现

                                                                    下一页

文章连接 http://www.jinruiyuan.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3062&page=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7 09:57:00
的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烟酸和各种微生素和微量元素都够得上当代的“绿色环保”膳食标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