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9628 11
2007-11-07
为什么边际成本是先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哪位可以形象地解释一下啊?,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时,成本为何会提高,因为工人会要求加工资,机器超负荷损耗增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边际成本由逐渐降低到逐渐升高有一个临界点,可否认为是生产力水平达到百分之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15:02:3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7 14:59:00

在生产能力范围内  一条生产线  不管生产的数量多或少  都要运行  生产得多  摊销在单个产品的成本就越来越少

所以边际成本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

当超过生产能力范围了 就要增加机器设备  所以边际成本又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7 15:27:00

还是不太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0 08:19:00
我们可以用最后一名乘客的票价这个例子来说明边际分析法的用处。当我们考虑是否让这名乘客以30元的票价上车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这两个概念。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所需磨损的汽车、汽油费、工作人员工资和过路费等都无需增加,对汽车来说多拉一个人少拉一个人都一样,所增加的成本仅仅是发给这个乘客的食物和饮料,假设这些东西值10元,边际成本也就是10元。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增加收入30元,边际收益就是30元。

在根据边际分析法作出决策时就是要对比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增加这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大于所增加的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是合适的,这是理性决策。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要亏损,是非理性决策。从理论上说,乘客可以增加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为止。在我们的例子中,私人公司让这名乘客上车是理性的,无论那个售票员是否懂得边际的概念与边际分析法,他实际上是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一原则作出决策的。国营公司的售票员不让这名乘客上车,或者是受严格制度的制约(例如,售票员无权降价),或者是缺“边际”这根弦。我们常说国营企业经营机制不如私人企业灵活,这大概可以算一个例子。
(www.baidu.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0 10:40:00

楼上aries2jerry的例子不错,不过好像有点答非所问啊。

边际成本表示增加一单位的产出所增加到成本。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考察短期,一般说是资本固定,而劳动可变。为什么边际成本是先随产量的扩大而递减呢?因为有些固定成本是已经投入的,生产多少,都要支付,当增加产量时,就相当于分担了固定成本,甚至购买原料的成本都会降低(如量大优惠),总之,会导致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成本反而下降,即边际成本下降。但是,随着增加产量,可变成本会越来越高,如工资的增加,所以这一点后边际成本就会增加了,这时考虑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就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是楼上所说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0 11:26:00
楼上说得对,首先明白边际成本是总成本求导而得,而总成本=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基本是一次性投入,那么分摊到每一单位产出固定成本会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现在考虑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先减少后增加的,这个也不难理解,举个例子,一个农民卖了一亩地,那么他的固定成本就是维脉者目的支付的价格,不如1w元,他在这亩地上种玉米,显然的,他收获的玉米越多(种的越多),那么每个玉米所分摊的固定成本会越来越小,所以AFC(平均固定)成本是拉低AC(平均总成本)的,现在考虑他雇人的问题,他雇人则要支付工资,这是可变成本,比如他雇了两个人,那门他们三个人可以分工合作,一个锄地,一个灌溉,一个撒农药,显然的,在不雇人的情况下,假如那个农民收成1000斤,那么在他雇人之后很可能收成4000斤,这是专业化的结果,这个阶段AVC(平均可变成本)也递减,但问题是,如果这个农民无限制的雇人,那么可以想象在一亩地上拥挤了100人或者更夸张的情形,他雇每个人的成本都是一样的,比如一天100元,那门当有这么多人在土地上时,显然每个人的贡献会越来愈少,因此AVC递增,所以平均可变成本先拉低平均总成本,在拉高平均总成本,而且在后期它的拉高作用要远大于平均固定成本的拉低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