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西米是在2007-11-19 17:52:00的发言: 这个问题很简单, 使用价值是物品具有的, 给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可能性和已经带来的便利(包括心里感受); 而效用仅仅是物品被使用后在使用者心里形成的感受. 效用包含在使用价值内, 使用价值是比效用更大的概念.
比如:一件衣服,它的使用价值是它有给人暖身可能性,以及它给穿衣人带来暖身的那种心里感受. 这件衣服即使从来没有被人穿过,由于有给人暖身的可能性,所以它就有使用价值. 而衣服的效用只能在它被穿到身之后才产生,如果这件衣服从来没有让人穿过,它就没有任何效用.
嗯!你的见解基本符合马经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论述,不过,我有进一步的见解:“给使用者带来便利”中的“便利”应改为“正效应”或“满足程度”或许会更好;另,“可能性和已经带来的”可以改为:“预期和已实现的”,一般心理认知的使用价值感受倾向于预期的使用价值,神经效应器正在实现的满足程度的感应倾向于已实现的使用价值,这是个过程的区分。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总是从可能性的预期—→到神经效应器正在实现的满足程度的感应—→再到已实现的使用价值,马经的使用价值论述因为总是把产品的成品实现描述为使用价值实现,其实这是倾向于把预期的使用价值与已实现的使用价值混为一谈不加区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论述也如此,因此两者都是不区分预期、认知、神经效应与实际使用价值的完全信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