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336 1
2013-09-01
3186.放热核聚变是减量核聚变
2013.9.1
星球内部结构和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核聚变存在吸热和放热两种形态,前者是增量核聚变,后者是减量核聚变。前者增加的质量等于吸取的能量,后者减少的质量等于释放的能量。凡是裂变时释放能量的化学元素,聚变时一定吸取了相同的能量;凡是聚变时释放能量的化学元素,裂变时一定会吸收相同的能量。所以,核聚变、核裂变都需要条件。并且,所有星球内部都可能存在吸热核聚变与放热核聚变的周期循环和相对的能量平衡。
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与以上分析背离的现象,一定存在更深层次的原因。不过,以上分析一定是普遍现象。
除去大气层,地球有五层结构:地壳、上地幔、中间层、下地幔、地核。地壳、地核与中间层呈固体形态,如果地壳的压力没有达到原子聚变的临界点,地壳中可能不存在核聚变。如果地壳的底层和局部达到了原子聚变的临界点,就有可能发生聚变现象,一般是吸热核聚变。地核与中间层可以肯定是吸热核聚变区域,而上下地幔可以肯定是放热核聚变区域。
星系和星球形成之后都会缓慢的成长,成长的原因不仅有陨石的降临,还有恒星表面可能源于正负电荷到一系列基本粒子和化学元素的连续核聚变带来的宇宙射线对系内行星的影响。例如:太阳风和太阳风引发的核聚变、核裂变决定了太阳系所有行星的大气成分和表面物质成分,并成为系内行星缓慢成长的主要物质基础。
地表质量的增加会带来地心重力环境的改变,引发缓慢的聚变现象,从而破坏星球结构中已经形成的相对平衡关系,特别是不能同步聚变的地壳和相对坚硬的中间层,引发火山和地震现象的发生。可以说:火山和地震是星球成长的标志!
放热核聚变虽然是减量核聚变,但聚变的结果是原子密度的增加和原子量的增加,并且释放的能量会影响分子的密度,引发膨胀现象。所以,减量核聚变未必是收缩核聚变,影响星球结构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
一般来说核聚变是增量运动,放热核聚变存在减量现象是参与聚变的原子中的部分质子或中子转化成了能量,即裂变为光子,使核聚变中包含了裂变现象。所有放热核聚变都可能存在聚变元素中部分质子或中子的裂变现象,否则不会有能量的释放!而任何能量的释放都是质量向能量的转化,存在着有形质量的相对减少现象,总质量不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9-2 00:00:23
在经济论坛谈物理,感觉太高深了!
除了能量守恒这一定律以外,其他的都不怎么懂啊!
不知能不能运用到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