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2013-9-9 08:46:50
回复看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8:50:51
看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00:26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00:32
还可以有这样的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02:32
最近在复习微观,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05:09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06:49
参与讨论下,个人观点。1、正常情况下,A是没办法坦白的,因为不是罪犯,无法对犯罪过程描述。如果B是理性的,就会利用与A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牟利,所以也就不“坦白”,那可能的纳什均衡就是“抗拒,抗拒”。这时可能罪犯就逃脱了惩罚。
2、分析同一,都无法认罪,均衡一样。这也符合常理,要不就没有破不了的案子了,出案了,随便抓2个人就行了。
这些分析的前提就是没有不正常行为的出现,比如屈打成招什么的,个人观点,欢迎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06:59
额,囚徒困境一般来说就以二者都是罪犯为前提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13:50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22:09
xuexi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23:16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24:42
这是否能解释现在正在盛行的李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42:14
有意思,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45:27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51:20
在此之前,是否还应该考虑:两针犯罪人的法律常识,如果他们对法律很熟悉,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言辞,或者直接请律师代言。而不是会受警察那和言论的影响。
难以言尽的:假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51:38
来拜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09:55:49
好好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05: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10:00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13:01
什么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20:04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24:3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31:48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35:34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36:09
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37:16
有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37:18
楼主辛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49:1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51:07
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不能离开法律环境!结合法律的回答是(I)如果假设其中一个A不是罪犯,同样警方按此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规则”,那么A自然坦白,因为他没有犯罪,B坦白判8年,不坦白判10年,但是不坦白也可能因为警方找不到证据而判1年或者无罪释放,因此权衡一下,不坦白收益大于风险,B不坦白!

(II)如果假设AB都不是罪犯,面对规则,AB自然都坦白,法律规定,“有疑从无”,应该两者都无罪释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9 10:56:13
学习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