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
中国矿业大学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学校设有19 个学院,60个本科专业;设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0个博士点,100个硕士点;现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部级重点学科,9 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 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382项,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458项,申 请专利478项,授权325项。目前,学校积极实施国际化教育制度,全方位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同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近5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 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40000 余人,其中研究生5000多人,普通本科生25000多人,留学生100多人。学校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有中国工程 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72人、教授230人、副教授333人;学校有专任教师1400多人,教职工总数3000余人。
中国矿业大学拥有较为完备和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设施。图书馆藏书195万册;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配套齐全的文化、体育、生活设施。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十一五”期间,学校改革与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从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初步建成多科性、研究型的高水平大学,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支撑和引领能源、矿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
中国矿业大学引进优秀人才政策
一、引进对象及条件
(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知名博士生导师;
(三)某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即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被SCI(3篇)或EI(5篇)或SSCI(5篇)检索,且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或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四)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副教授,即近三年在本学科权威性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被SCI 、EI、SSCI收录3篇以上,且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
(五)特别优秀的博士,即近三年在本学科权威性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5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被SCI、EI、SSCI收录3篇以上,且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科研项目;
(六)具有创新能力和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即团队带头人为上述(一)~(三)类人才;学术骨干3人以上;理工科获得过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文管类获得过市厅级一等以上奖励;
(七)引进人才的年龄要求:院士一般不超过65岁,博士生导师一般不超过50岁,教授一般不超过45岁,副教授一般不超过40岁,博士不超过35岁。
二、相关待遇
(一)住房补贴
引进人才类型 | 住房补贴标准(万元) | 支付方式 |
校外购房 | 校内购房 |
院 士 | 100 | 100 | |
知名博士生导师 | 35 | 18 | 10年内平均支付 |
教 授 | 20 | 10 | 10年内平均支付 |
副教授 | 16 | 8 | 10年内平均支付 |
博 士 | 10 | 5 | 10年内平均支付 |
(二)工作条件
对引进的院士和知名博士生导师提供先进的科学实验条件和优良的工作环境,并为院士组建学术团队、配备秘书、提供工作用车。对其他引进人才将根据其研究课题情况,提供科研条件费,其标准如下(单位:万元):
引进人才类型 | 教授 | 副教授 | 博士 |
理工科人才 | 8 | 5 | 3 |
其它学科人才 | 5 | 3 | 2 |
学术团队 | 50—200 |
(三)岗位聘任
对于引进的优秀人才,若已具备教授、副教授相应岗位的任职条件,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推荐,由学校岗位聘任领导小组直接聘任其相应岗位。
三、未作为人才引进的博士,享受一定数目的安置费。
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毕业生需求信息表 |
| | | |
学 院 | 学科或专业方向 | 学 历 | 联系方式 |
能源学院 | 采矿工程 | 博士 | 杨作成 0516-83590505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博士 |
工程力学 | 博士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博士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博士 |
交通运输工程(物流工程) | 博士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 | 博士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博士 |
建工学院 | 岩土工程 | 博士 | 刘佑民 0516-83590666 |
结构工程 | 博士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博士 |
工程管理 | 博士 |
建筑学 | 博士 |
机电学院 | 机械工程 | 博士 | 高顶 0516-83590718 |
车辆工程 | 博士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博士 |
流体力学 | 博士 |
信电学院 | 电气工程 | 博士 | 马小平 0516-83590898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博士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资源学院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博士 | 刘裕国 0516-83591000 |
地球物理学 | 博士 |
水文学与水资源 | 博士 |
地质工程 | 博士 |
第四纪地质学 | 博士 |
构造地质学 | 博士 |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博士 |
化工学院 | 矿物加工工程 | 博士 | 苗真勇 0516-83591059 |
生物工程 | 博士 |
化学工艺 | 博士 |
应用化学 | 博士 |
过程装备与控制 | 博士 |
管理学院 | 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 | 博士 | 王良洪 0516-83591168 |
国际贸易学 | 博士 |
环测学院 环测学院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博士 | 彭世模 0516-83591305 彭世模 0516-83591305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博士 |
土地资源管理 | 博士 |
环境科学 | 博士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博士 |
自然地理学 | 博士 |
文法学院 | 法学 | 博士 | 杨思留 0516-83591488 |
社会学(社会工作) | 博士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博士 |
新闻传播学 | 博士 |
行政管理 | 博士 |
区域经济学 | 博士 |
理学院 | 力学 | 博士 | 曹殿通 0516-83591591 |
应用数学 | 博士 |
计算数学 | 博士 |
光学 | 博士 |
凝聚态物理 | 博士 |
理论物理 | 博士 |
外文学院 | 英语语言文学 | 博士、硕士 | 孙学彦 0516-83591601 |
德语语言文学 | 博士、硕士 |
日语语言文学 | 博士、硕士 |
计算机学院 | 信息安全 | 博士 | 黄贤树 0516-83591701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博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博士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博士 |
电气工程 | 博士 |
体育学院 | 体育学 | 博士 | 王朝军 0516-83591828 |
材料学院 | 材料学 | 博士 | 强颖怀 0516-83591876 |
材料物理化学 | 博士 |
材料加工工程 | 博士 |
艺术学院 | 设计艺术学(景观、数字媒体、视觉传达) | 博士、硕士 | 井渌0516-83591988 |
音乐学(钢琴、声乐、舞蹈) | 博士、硕士 |
建筑学 | 博士 |
应用学院 | 采矿工程 | 博士 | 程辉0516-83884729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博士 |
机械工程(矿山机械) | 博士 |
电气工程(矿山电气自动化) | 博士 |
注:硕士研究生要求本科(统招全日制)及硕士毕业的院校为全国重点院校;博士研究生要求第一学历必须是统招全日制本科。
联系人: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人事处 胡卫新 邮 编: 221116
电 话:(0516)83590210 83590211 传 真:(0516)83590211 矿大网站:http://www.cumt.edu.cn 人事处网站:http://pd.cumt.edu.cn E-mail: rsk@cum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