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在我国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30年中,始终呈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研究特点。总结跨学科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应用的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取得新成果。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创建之初就呈现出跨学科研究的视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建者既有来自部队、企业的实践工作者,又有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人员,他们本身的学科背景各不相同。在学科创建的起步阶段,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范畴和规律等的认识还没有形成共识,又没有既成理论可供参照,研究者只能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去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现象,从各自的工作实践中去探寻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是这样在不断探寻和摸索中成长起来。
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者始终保持这种跨学科研究的视野,发扬跨学科研究的优良作风,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知识结构,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不断丰富、学科建设不断发展。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开展跨学科研究过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在主导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集中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认识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以来,学界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结合中国共产党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着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步。
在学科的建设发展中,相关部门和学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中的灵魂与核心地位,坚持发挥马克思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导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与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
1996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 进行修订,保留了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将研究生专业目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学科依托与学科归属,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中的主导地位。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出《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将“思想政治教育”调整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并明确规定其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至此,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更为清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更为准确,思
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充分彰显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向,对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的认识更为科学,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学者们在跨学科研究中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灌输理论等指导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本质、范畴、要素、目标、规律和方法;同时,广泛借鉴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传播学、生态学等学科理论,阐释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