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chunlei0130在2007-11-15 0:19:00的发言:
我觉得应该从中国改革的路径中思考,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产品市场的改革开始的,产品的价格由时常决定,而要素的价格如石油,天然气以及粮食的价格是由政府控制的,它们的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需求,我认为其价格是低于市场价格的,当然国家这么做是为了保证经济的稳定,但是也直接导致了劳动力在生产的成本比较低,因而工资也就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大量的经济剩余被资本得到了.如果中国的要素价格与国际接轨我认为工资水平会上涨的,但过程会是缓慢的,否则如果中国的要素价格很低的话,发生很大的通货膨胀
这个回答是经过思考的,比较深刻。
但我认为有一个逻辑问题:
1、粮食价格有可能是由国家控制于均衡价格以下(对此我保留意见,我认为国家政策保护了出售粮食的底线价位,但因为对化肥种子农药的控制不足,使这样的保护失去了意义。),但不能说因此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因此就低了,能够活着就可以生产劳动力啦?这是奴隶制下的思考方式。
2、人是手段,又是目的。人的劳动力再生产是和人本身的消费紧密联系的,即使将劳动力价格下降至最低成本,劳动者也无法以减少劳动供给量的方式使价格上升。
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