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4657 5
2007-11-14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滞后与工业化进程,其成因在哪里,后果是什么.据说一个后果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随之滞后,而第三产业的滞后据说成为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关键原因.各位大侠,你觉得其中的逻辑何在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12-27 10:28:03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gdp产值构成来看,我国工业化已进入中期向后期转型时期,一些发达地区已工业化的成熟阶段。但中国目前可以说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工业大国”,农民的数量还占有绝对优势,这种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必然导致经济总量很高,三产不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28 21:00:22
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是相互促进的,动态的过程,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而城市原有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较高,只能从农村吸纳,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到城市,自然带动城市化;反过来看,城市化的进程,要求有更多的医疗,餐饮,住宿,卫生,娱乐设施相配套,这些又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循环上升,相互促进的过程,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来源于城乡收入差别,而差别造成的原因又是又生产力决定的生产率的差别,这就可归因于工业化的程度了。至于楼主问为什么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是因为我国是靠牺牲农业而发展推动工业化的(工业化初期是这样),由于户籍,计划经济等的限制,8亿农民滞留在农村,依靠他们的劳动产出,作为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但是在此过程中,仍然是计划经济(1978年前),许多生活必需品都是计划配给制,从而第三产业无法得到有效发展,再加上户籍的限制,城市化进程就滞后了,一直到工业化积累到了一定的水平,同时实现市场经济,第三产业才得以发展,同时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剩余劳动力,才允许农业劳动力流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7 15:29:45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在一定阶段三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后两者的基础。普遍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但我不知道这是以何标准所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特点是劳动力极其丰富,劳动力的价格非常便宜,而第三产业基本上是劳动力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才产业,这就确定按照产值来划分中国的产业结构,必然得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结论。另一方面,第三产业分为生产服务业务和生活服务业,不论是哪一种都是以第二产业为基础。城市化的推进结果表现为人口在城市的集聚,人口的集聚不一定会带来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与居民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提高居民收入较快的途径是大力发展工业。因此,城市化不论是否滞后,这只是一个结果,这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现阶段仍要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不要认为地抑制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两者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5-17 14:34:22
希望接着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6-2 08:06:03
城市化程度越高,对第三产业的需求相对就趋高。而第二产业的发展,与第三产业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