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04 5
2007-11-15

在Gibbons等人的文章中,他们将Williams等人的理论概括为adaption,这与我们平时常接触的交易费用经济学有何不同?

其论文中spot adaption应该怎么理解?

最后他们强调事后的不可契约化?与事前的不可契约化相比应该怎么理解?

希望聂老师和各位高手赐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16 18:06:00
adaption可以译为“调适”。Williamson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强调事后的调适过程,即事后通过采取不同的契约形式(古典、新古典和关系契约)来解决机会主义和敲竹杠问题。与之对应,Hart等的产权理论强调事前对专用性投资的激励,即事前的激励机制设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17 12:50:00

谢谢聂老师!那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应该怎么理解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0 21:37:00
请问聂老师能不能继续赐教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1 09:54:00

1、纠正你一个语病:事后不可契约化——这是什么中文?契约在中文里是动词吗?有人喜欢用“可合同化”,这就更让人不舒服了。

2、不可缔约是指无法签订一个完全契约,从而无法使用科斯定理。交易费用经济学一直不承认契约是完备的,强调事后的调适过程。是否可以使用科斯定理,将影响到最优解的存在性,因此很重要。

3、产权理论通常假定契约是事前不可缔约的,或者不完备的,但是事后可以是完备的,由此可以利用科斯定理。但2000年之后,Hart开始假定事后也是不可缔约的,详见聂辉华、杨其静,2007,《产权理论遭遇的挑战及其演变》,http://www.niehuihua.com/dispArticle.Asp?ID=47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1 12:38:00

谢谢聂老师的纠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