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过和很多研究生同学的谈话交流中看出,本科阶段的人格可塑性已经慢慢消失。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本定位已经初步形成,也就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形成了一种路径依赖。即大多数人都朝着既定的价值取向去安排和策划自己的实际规划!
所以现在当我向其它同学来兜售我自认为积极而有意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时,往往很多时候很难像本科阶段那样引起共鸣和一些积极的正反馈!其实每个人也都明白积极而努力地生活会给他们带来较好的生活前景。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存在着风险偏好规避型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往往会按照已有的路径来继续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像朝鲜所采用的计划经济模式一样,当全世界都在享受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繁荣与富裕。朝鲜却依旧奉行固有的经济政策而坚决地排斥外来西方世界和西方文明所带来的巨变。我想朝鲜的上层社会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决策层肯定明白市场经济所能够带来的高效率,但是他们却放弃可能获得的经济繁荣和富足的市场经济。更多的是居于路径依赖陷阱理论偏好!也就是不管这条路好不好,但是由于行为惯性和思维惯性的作用,人们会一直延续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举个现实中的案例,大学女生很多时候在谈朋友过程中往往很倾向与第一个和她有过亲密接触的男生。很多时候,不管这个男生的人品还有学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如何哪怕是个无赖。因为女孩在重新决策的成本非常高昂,不管拥有的男朋友是多么的不完美。他们还是倾向于已经拥有的而不是未曾的到的“白马王子”!
所以说路径依赖具有很大的刚性,很多时候当我们有能力和实力去寻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和更加富于挑战性的生活时候,正是该死的路径依赖让我们在挑战一个不可预期的未来时候而退缩,从而错失过很多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