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童西琳在《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09)中说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其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中小外贸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也是推动我国外经贸发展的一个亮点。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升值、新型贸易壁垒的出现、出口规模与效益的不对称性、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等,又使中小外贸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小外贸企业应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同时努力改善同ZF及相关部门的关系,充分利用ZF的协调作用,促进企业发展。正确分析我国中小外贸企业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对促进中小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猛在《中国纺织业的现状及其分析》(2009)中说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受到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已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应开拓内需市场,寻找新的目标市场,调整产品结成本,节能减排,创造自主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适应国际市场的新变化。
靳璐在《浅析中美纺织贸易摩擦影响及原因》(2010)中说中国是世界上的纺织品出口大国,美国是我国出口的一个重要对象,在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出口环境产生了新的变化,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并没有结束,中国迎来了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后配额时代,美国以特保措施、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措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本文分析了中美纺织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各有何影响,以及中美纺织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来给ZF和企业以警示,使他们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万娜在《金融危机下中国纺织业的突围》(2009)中说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我国对外贸易连续48个月出现顺差,与各主要出口市场贸易摩擦不断,这与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有密切关系。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贸易壁垒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日益增大的压力。因此,在保持数量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及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非常迫切。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推动加工贸易转型的政策,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我国众多加工贸易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倒闭。怎样帮助加工贸易企业摆脱困境,顺利转型成为当下重要的任务。
张新艳,张岩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外贸企业出路何在》(2010)中说进一步借力外贸企业一直以来的价格优势,形成“品牌、价格双剑合璧”的竞争优势,抢占国内市场,进而进军国际市场,从“国内品牌”到“国际品牌”,是外贸企业的最终发展方向。面对中国外贸企业目前的发展困境,只有通过“内圣外王”的发展之道打造核心竞争力,实现处于低端市场的“用手赚钱”向处于高端市场的“用脑赚钱”的过渡,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2012-2016年中国纺织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0)中分析道进入2012年,我国纺织工业主要产销指标继续实现增长,但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整体走势呈现增速下行的特点。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增速大幅下降,出口数量绝对减少。2012年以来我国纺织品内销产值比重继续呈增高之势,虽然销售增速已有明显回落迹象,但内需市场仍将是纺织行业的首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