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LISREL、AMOS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
22391 16
2013-09-26

       在理论模型上,调节效应与交互效应是没有任何区别的,都是引入变量的乘积项,它们的唯一区别是理论假设上谁主谁次,而调节效应图的绘制同样也与这点密切相关。

      现在不管用户使用的是潜变量的调节效应,还是显变量的调节效应,其最终都可以借助化潜为显的思想,绘制调节效应图,以视直观。

文件信息data:建立模型:因变量=交互项1+交互项2+交互项1*交互项2

调节1.jpg

注:v3的标签是交互项1,系二分类,v2的标签是交互项2,系四分类;v4的标签是因变量,系连续变量。

SPSS的操作:

调节2.jpg


操作: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分别将自变量与因变量放入相应的位置,点击绘制,在将相应的变量放入相应的位置。

SPSS输出:检验结果不显著,配合输出图形综合视之

调节3.jpg

调节4.jpg

SAS的操作:

ods  graphics  on;      

proc  glm  data=data  plot=meanplot(cl);

class v3 v2 ;

model v4=v3 v2  v3*v2/ss3;

run;quit;

ods  graphics  off;

qq.jpg


调节6.jpg


       SAS与SPSS的结果一致。

       这个图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两个离散变量间的交互状况,几乎没有交互(其斜率基本相同),主要是交叉的地方很微弱。另外,如果是连续变量的话,往往也会将连续变量离散化后(像上图一样),在绘制这个图,以便更直观的显示交互关系或调节关系。

附件列表
调节5.jpg

原图尺寸 15.97 KB

调节5.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9-27 05:18:14
条理清晰,做得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7 17:26:00
好文。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 07:24:05
福德老师出品,必属精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 22:08:59
这个在做交互项之前 需要中心化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7 10:42:48
gothic516 发表于 2013-10-2 22:08
这个在做交互项之前 需要中心化嘛?
需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