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4644 13
2013-09-29
热烈欢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徐现祥老师10月11日15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
提问请前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668735-1-1.html
大家现在可以在下面回复提问。
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PS: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9-29 10:45:33
徐现祥,经济学博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岭南学院经济学系系主任;一直从事宏观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南方经济》副主编;
曾获得全国百篇博士学位论文,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 省级培养对象;
主讲的《中级宏观经济学》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工作情况
[1]        2008.12至今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 教授
[2]        2008.3至今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 系主任
[3]        2007.12至2012.3 《南方经济》副主编
[4]        2012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 省级培养对象
[5]        2009年第三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6]        2008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NCET-08-0592)
[7]        2007.6至2008.3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 副系主任
[8]        2006.6至2008.1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 副教授
[9]        2004.7至2006.6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 讲师


教育情况
[1]        2001-2004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2]        1998-200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
[3]        1994-1998 兰州大学经济学系,经济学学士学位
[4]        2007.7 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杭州
[5]        2010.1-2010.6 Springfield College
[6]        2011.4 中央党校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9 10:47:14
著作出版情况
[1]        陆铭、陈钊、朱希伟、徐现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格致出版,2011
[2]        徐现祥、王贤彬,《中国地方官员治理的增长绩效》,科学出版社,2011
[3]        李郇、徐现祥,《城市化、区域一体化与经济增长》,科学出版社,2011
[4]        《广东发展模式》(与舒元等合著)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5]        徐现祥,《图解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6]        徐现祥,《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论文发表情况
[1]        徐现祥、李郇,《中国省际贸易模式》,《世界经济》2012年第9期,第41-60页。
[2]        宋凌云、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引领产业结构变动》,《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2卷第1期,第71-92页。
[3]        张莉、李捷瑜、徐现祥,《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经济学(季刊)》2012年第11卷第2期,第409-428页。
[4]        张莉、徐现祥、王贤彬,《地方官员合谋与土地违法》,《世界经济》2011年第3期,第72-88页
[5]        徐现祥、王贤彬和 高元骅,《中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第3期,第26-58页。
[6]        张莉、王贤彬和徐现祥,《财政激励、晋升激励与地方官员的土地出让行为》,《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4期,第34-53页。
[7]        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晋升竞争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2010年第6期,第42-58页
[8]        王贤彬、徐现祥、周靖祥,《晋升激励与投资周期》,《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12期,第16-26页。
[9]        王贤彬、徐现祥,《中国地方官员经济增长轨迹及其机制研究》,《经济学家》2010年第11期,第34-43页。
[10]        戴天仕、徐现祥,《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世界经济》2010年第11期,第54-70页。
[11]        黄亮雄、徐现祥,《动态视角下的企业R&D合作与ZF区域合作模型》,《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第35-48页
[12]        徐现祥、王贤彬,《任命制下的官员经济增长行为》,《经济学(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447-1466。
[13]        Li Xun, Xu xianxiang, Li zhigang, Land Property Rights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China Review, Vol. 10, 1, pp11-38.
[14]        杨海生、聂海峰、徐现祥,《我国FDI区位选择中的"第三方效应"-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
[15]        徐现祥、王贤彬,《晋升激励与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10年第2期,第15-36页。
[16]        舒元、张莉、徐现祥,《中国工业资本收益率和配置效率测算及分解》,《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17]        徐现祥,《珠三角水、电要素市场一体化研究》,《学术研究》2009年第8期,第11-13页。
[18]        王贤彬、徐现祥、李郇,《地方官员更替与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8卷第4期,第1301-1328。
[19]        徐现祥、舒元,《基于对偶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统计研究》2009年第7期,第78-86页。
[20]        杨扬、徐现祥、舒元,《广东省内收入差距缩小与产业转移》,《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第41-49页。
[21]        徐现祥,《广东经济起飞的动力机制研究》,《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198-204页。
[22]        王贤彬、徐现祥,《转型期的政治激励、财政分权与地方官员经济行为》,《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第58-79页。
[23]        徐现祥、王海港,《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第106-118页。
[24]        徐现祥、陈小飞,《经济特区:中国渐进改革开放的起点》,《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第14-26。
[25]        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来源、任期、去向与经济增长》,《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第16-26页。
[26]        Xu Xianxiang and Chen Xiaofei, Special Economic Zones Blaze New Trails, China Economist, 2008, July-August, 5, PP127-142.
[27]        李郇、徐现祥,《转型时期城中村演变的微观机制研究》,《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第1卷第1期(创刊号),第55-69页。
[28]        徐现祥、王贤彬、舒元,《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第18-31页
[29]        周泳宏、徐现祥,《外溢效应绩效差异与转轨》,《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第6期,第31-54页。
[30]        徐现祥、周吉梅、舒元,《中国省区三次产业物质资本存量估计》,《统计研究》2007年第5期,第6-13页
[31]        徐现祥、李郇、王美今,《区域一体化、经济增长与政治晋升》,《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6卷第4期,第1075-1096页
[32]        李郇、徐现祥,《边界效应的测定方法及其在长三角洲的应用》,《地理研究》2006年(9月)第25卷第5期,第792-802页
[33]        李郇、徐现祥,《技术进步水平与城市学习》,《经济地理》2006年第4期,第581-584页
[34]        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研究》2005年12月,第57-67页
[35]        刘志鸿、徐现祥,《趋同研究的进展》,《经济学动态》,2005年12月,第70-74页
[36]        徐现祥,《渐进改革中的最优经济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8月,第3-15页
[37]        徐现祥、舒元,《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中国地区双峰趋同》,《世界经济》2005年第1期,第47-57页
[38]        徐现祥、李郇,《中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经济学(季刊)》2005年10月,第81-100页
[39]        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管理世界》2005年第2期,第27-35页。
[40]        李郇、徐现祥、陈浩辉,《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地理学报》2005年第4期,第615-625页
[41]        Xun Li, Xianxiang Xu, and Fiona, F. Yang, Understanding 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Urban Efficiency in China, Asian Geographer, 2005,vol 24, 45-59
[42]        徐现祥、李郇,《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第40-48页
[43]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增长分布的演进》,《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3卷第3期,第619-638页
[44]        舒元、徐现祥,《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第3-11页
[45]        徐现祥、蔡荣鑫,《我国所有制间劳动力流动效应测评》,《经济学家》2002年第4期
[46]        徐现祥,《国有股的最优减持》,《金融研究》2002年第2期
[47]        徐现祥、舒元,《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世界经济》2001年第5期


纵向课题
[1]        主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文科项目《地方官员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2010.1-2012.12。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方官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机制研究》(70803055)2009.1-2011.12。
[3]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我国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与成因》(08JC790103)2009.1-2011.12
[4]        主持高等学校全国博士学位论文作者2007年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7B04)2008.01-2012.12
[5]        主持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新团队项目《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与广东经济发展研究》(07JDTDXM79006),2008.1-2010.12。
[6]        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05D-06),2006.1-2007.6,已结题,被评为。
[7]        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增长分布演进的协调发展研究》(05300601)2006.1-2007.12。
[8]        中山大学“985工程”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研究》,子课题负责人,2004.1-2008.12
[9]        主持中山大学桐山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省区经济差距的内生制度根源》,2004.8-2006.8


获奖情况
[1]        2012年,岭南(大学)学院董事会杰出教学贡献二等奖
[2]        2011年,《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3]        2010年,《中级宏观经济学》入选精品课程
[4]        2009年,《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5]        2007年,博士论文《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获得全国百篇博士论文,理论经济类,指导老师舒元教授
[6]        2007年,《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7]        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三等奖
[8]        2008年,中山大学2008年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
[9]        2007年,《中级宏观经济学》入选校级精品课程
[10]        2007年,岭南(大学)学院董事会杰出科研贡献一等奖
[11]        2005年,博士论文《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获得广东省博士论文
[12]        2005年,岭南(大学)学院董事会杰出科研贡献二等奖
[13]        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1952-1998》获得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14]        2005年,《中山市宏观经济监测预测和产业分析系统》获得2005年度中山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审稿情况
《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南方经济》、《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9 10:50:27
徐老师好,制度经济学目前有哪些较为成熟的研究范式或者研究方法?新政治经济学较为前沿的研究范式又有哪些?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29 10:52:59
徐老师好,请问您觉得博士阶段最需要学习什么?是学习如何写论文吗?还是要积累知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9-30 12:13:47
尊敬的徐老师:
       您好。
       9月27日,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终于对外公布。方案明确了在自贸区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和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等金融改革和制度创新。专家分析,自贸区金融制度改革和创新有助于打破国内的金融分割和阻滞,通过对外开放加快国内市场改革和深化,促进国内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改革可能带来短期资本流动和资本逃离等风险,但宜疏不宜堵,可以通过国内市场一体化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来防范。金融改革不仅有利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更能服务于全国改革的推进。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的公布对于国内市场一体化会有什么影响?
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