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dalin在2007-11-27 15:47:00的发言:
看来楼主还是个学生,没有看到中国真实的劳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市场经济确实可以起到自动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作用.但问题是在中国,劳动力市场永远是供过于求,看看每年的本科毕业生吧,看看他们是怎么找工作的.你就知道求得一份专业适合自己,薪水又很满意,公司又有前途的工作是多难!!通常的情况就是,还不容易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可公司要交纳职业保证金,又有不合理的适用期,适用期的工资当然很低,劳方虽然说适用期间可以双向选择,但如果你觉得不好,是不会来适用的,事实的情况是,你只需要去看一下这家公司和职员的工作状态,就知道你的工作好不好了,适用只是针对劳方老考核你.当然,这还是比较正规的公司,不存在欺诈的行为.这种市场明显无法自动调整的问题政府要不要干预?再说说那个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十年以上的老员工,通常的情况是,如果让他出去,基本找不到很合适他的职位了,能在一个公司呆上十年的人中,一种是做到了高层,这样的人公司要极力留住的,另一种就是对公司很忠诚,但实际工作能里较差一些的人.让他离开公司,只会增大社会的负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去哪了?建议你不要太迷信那些西方经济学.理论多联系实际要好一点.
能在一个公司呆上十年的人中,一种是做到了高层,这样的人公司要极力留住的,另一种就是对公司很忠诚,但实际工作能里较差一些的人.让他离开公司,只会增大社会的负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去哪了?
这段话,让我想起,在我们国家,大规模让“公司很忠诚,但实际工作能里较差一些的人.让他离开公司”的企业,应该不是华为,不是私企,而是10年前,我们的国企。
为什么劳动合同法不再那个时候出台????
为什么国有企业不来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