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与私有制之间的孰优孰劣,经实证为一个伪问题。
原始社会的公有制,不是人类社会的公有制,而是氏族社会的公有制,更准确地说,仅是某一氏族社会内部的公有制。所以,史学家并不说,人类原始社会的公有制,而是说人类原始社会的氏族公有制。一个是社会公有制,另一个是氏族公有制,二者具有本质区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过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指的是原始社会的氏族公有制,从来没有讲原始社会的公有制。马克思说,商品交换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基础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人类原始社会的劳动形态分为农耕业和游牧业——农耕氏族和游牧氏族的两大生产部门,尽管二者有时叫氏族公有制的社会,有时或叫氏族社会的公有制,本质上是一回事。马克思指出,商品交换发生在两大氏族社会的交界地带,彼此都是以不同的私有者身份相互对待的。
由此可见,公有制总是相对于私有制而自利的,国家所有制是以国家名义组建的经济组织,承担着关系国家命脉和社会兴衰的政治职责。换句话说,公有制其实质就是一种被放大的私有制。公有制的本质就是一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或国家保护主义”,是一种“集体化组织对待另一方集体化组织的集团利己主义”,是一种变形的、畸形的“私有制”。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化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的那个“公有制”,根本就是一种臆想,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东西。
事实上,一方面,要求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劳动者个人劳动力的私有制,即生活消费资料的个人占有制,也不得不承认统一分配标准下的劳动者个人及家庭成员在生活水准上的实际不平等(详见:《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的公有制理论本身就是蕴含着很大的悖论成分。
未来社会到底实行怎样的所有制形式,现在很难说,如果从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占有关系上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社会将会自觉地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出现的问题,形成和谐关系,最终由“社会占有”逐渐转为“自然占有”。
什么叫“社会占有”?什么叫“自然占有”?
打个比方,动物园饲养的动物,就是人类对它们的“社会占有”,一旦有一天所有动物都重返大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它们不再有“失去自由的恐惧”时,就叫人类对它们的“自然占有”,即人类与动物共同归属自然界所有!【注1】
自然界已存在几十亿年,人类有文字、图绘可考的历史,区区不过几万年,若根据骨骸和石器可考的历史,充其量几百万年。人类从何而来,究竟到何处去?人类在地球及自然界的最终命运并不取决于人类意志,而是取决于地球及自然界的进化。
天天嘴上喊“公有制高于私有制,优越于私有制,凌驾于私有制”的人,其实心里很清楚,体制内的好处是万万不能去掉的,你可以触及我的思想灵魂,无论你怎样触及都是可以的,但你要记住一条,那就是你决不可触犯我的既得利益。
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某一国有垄断单位的(公有制)体制内,你和我就是一家亲,利益共沾;如果你那一天跳出这一国有制单位,不论是进入其它国有制单位还是进入外资外企单位,抑或进入私资私企单位,你与我就不再是一家亲的关系,而是彼此以私有者身份相互对立,相互争斗和相互拆台的关系了,或则说,是一个国有垄断集体与另一个国有垄断集体之间的关系,或是一个国有垄断集体与其他利益集体的关系了。
最后要说,今天的市场经济的实践证明,国有垄断企业是弊大于利的,它已蜕变为政治特权阶层和社会既得利益集团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一些官员滥用ZF公权力的温床,也是贪污腐败得以不断滋生的土壤,若不继续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仅强调意识形态的先进性,走D的群众路线,展开D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那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注1】
《人的“自然占有”——小鹿与人群一起过马路,等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