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向小微企业放贷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1978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国有经济一枝独秀的局面被打破,非公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比例逐渐增大,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纵深发展,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不断凸显,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其获得的金融资源之间不匹配的矛盾不断凸显。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最重要手段,本文从银行的角度出发,研究小微企业贷款难的根源及对策。
关键词 银行 小微企业 贷款难
一、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政策导向
数据显示,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小微企业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提供了80%的城乡就业岗位,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小微企业渗透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充实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小微企业获得的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比例仅20%多一点。这一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纵深发展变得越来越明显。
今年7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特别强调要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不仅从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做出明确的规定与指导意见,还从优化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制度安排。8月2日至3日,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召开,会议要求人民银行系统要统一思想和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及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并指出要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各项政策的出台,充分表明政府以及人民银行已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上日程。
二、银行不积极向小微企业融资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不敢放贷。目前,银行仍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掌握着全社会最多的金融资源,银行的资金投向决定了不同性质,不同体量的企业能否获得足够的资源配置。根据企业融资的非对称信息理论, 在金融市场上, 资金的使用者在企业经营方面比资金的提供者掌握更多的信息。中小企业规模小,缺乏规范的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和税务审计信息,经营透明度差,银行更难掌握小微企业的真实状况,也就更难避免小微企业利用信息优势损坏银行的利益,让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
2、交易成本过高银行不愿放贷。银行作为企业也是盈利性组织,在贷款过程中也一定会权衡成本与收益。相比之下,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单位资金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同样一笔资金如果贷给一个大项目,只需进行一次审批程序,单位资金分摊的交易成本较低。但如果把资金分散地贷给若干个中小项目时,就必须按照同样复杂的程序进行若干次审批,单位资金分摊的交易成本相比较高。
3、担保方式缺乏银行不愿放贷。国有大中型企业本身具有大量的固定资产用于贷款抵质押,从产权归属来看,他的最终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出现经营不善,不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的时候,政府会履行最后担保人职责。相比之下,小微企业多是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规模小,几乎没有可用于抵、质押的资产,也没有政府为其作为最后担保人,一旦出现资不抵债,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的贷款就无法收回。
三、破解银行无动力对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对策建议
1、完善小微企业征信档案。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无论是在带动就业、增加税收还是在推动民族创新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和合理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在企业融资过程中。良好的信用体系,能够带来银行与小微企业的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局面。相关部门协会,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可以在现有征信档案的基础上,完善企业征信信息的搜集渠道与方式,实时维护小微企业的征信档案;研究制定小微企业信用分类标准,实时更新小微企业信用级别;出台小微企业征信发布办法,及时公开小微企业征信信息,以供金融企业参考。
2、实行小微企业贷款批量化处理。银行贷款无论金额大小都有经过大致相同的审批流程,因此相比代企业贷款,如果对小微企业也实行一笔一贷的方式,交易成本比较大。小微企业贷款金额较小,数量多,根据大数法则,可以采用批量标准化处理。将申请贷款的众多小微企业按照信用级别分成不同的类别,坚持贷前批量筛选、贷中信用批量监控、贷后风险批量管控。通过批量处理降低单笔小额贷款的交易成本额。浦发银行面向小微企业推出的创新金融产品服务——“信贷工厂”,利用网络技术,以批量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方式实现客户开发、客户筛选、产品配置、授信和贷后的高效管理,使原有授信管理环节及时间至少缩短了60%,大大降低了银行向小微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
3、提高小微企业贷款的违约成本。部分小微企业利用自身比银行更了解自己的信息优势,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损害银行利益。对小微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违约的经济制裁及拉入全国黑名单企业的非经济制裁的方式,在贷前明确告知违约代价,使企业积极配合银行尽量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帮助企业分析可否贷款,贷后一旦企业违约,不仅要承担高昂的经济制裁, 银行还将公布其企业及经营者的信息,将其拉人黑名单,被银行拉人黑名单的企业会受到来自金融机构,上下游供应商及客户的封杀,对于企业来说,这种信誉的破坏将是毁灭性的。违约成本的提高会迫使企业权衡利弊,贷前慎重考虑是否借贷,贷后降低违约概率。
4、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创新担保方式。小微企业融资是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银行作为信用的借出方,可以推动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比如依据产业集群而建立的区域相关中小企业效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担保形式;依据重大建设项目而建立的互助担保形式;依据产业核心企业的资产为主体,对其上下游优良中小企业进行担保的担保形式。此外还可采用以企业未来可预测现金流为担保多种担保形式,比如应收账款担保、收费权抵押担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