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5-7-3 18:31:00

(1)理性经济人对价值与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求

理性经济人的特征是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具有明确的个体经济利益目标,懂得市场成本与价格之间的收益比较,利用自己的脑体劳动耗费能动的实现预期的个人最大的利益。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视野里,具有经济理性的人是以资本家的面目出现的,他们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不择手段地追求的是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地实现,而并不在于商品实用价值的使用即消费的效果。

假冒伪劣商品的成本低,原材料成本低,进入市场的门槛低,(其中规范措施不严格,执法力度不够),产销的风险成本也很低。

假冒伪劣商品生产的本质是什么?形式上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表现为货币收入,本质上是通过货币收入扩大个人的行为权益。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货币作为生存与交易的手段是不行的,但货币本身不代表人生的终极需要。通过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易,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就是指实现商品的所有权和这种所有权在扩大再生产中的继续。也就是说,不法分子生产与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其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并不重要,对他们来说重要的是什么商品能够卖出去实现货币收入。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它是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人与人之间权利不平衡所导致的矛盾运动的结果。

(2)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对社会经济现象内在的 本质的 必然的联系的抽象,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社会任何个人和利益集团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经济的客观性。因此,社会必要劳动规律本身是没有道德判断的,尽管各种商品的转化过程及转化结果的性质截然不同,但转化规律始终存在。

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规律的作用形式,是指商品在市场上交换得到价值和剩余价值实现的过程,它本身是没有阶级性与合法性要求的,各种形式的私人劳动都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但在某一种具体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的必要劳动时,由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交易目标,因此对不同的交易形式或劳动转化结果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从而不同的利益主体会依主观判断对交易形式和交易结果进行取舍;而且,这种判断往往是事发之时或之后的结果,并且不法分子还要伪装,这就说明为什么市场上执法机构对假冒伪劣商品的监督和检查总是滞后的。

更要注意的是,现实社会生产于经营过程中,非法的劳动或不道德的劳动不一定就不是社会必要劳动,它们只有在交易的过程中或交易之后才能被判断。即使有些私人劳动已被判断为非法的劳动或不道德的劳动,也不意味着它们就失去了市场需求而不能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依然市场需求很旺。而有些合法的 有道德的劳动并不一定是社会的必要劳动,市场的有限需求造成这些产品的生产过剩而不能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市场需求不仅要求商品的合法 合理,还要求合情。这样,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者利用合法 合理与合情三者之间的多维时空,获得了生存机遇。

(3)对社会必要的私人劳动的性质的判断标准是与时俱进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对什么是社会的合法劳动或有道德的劳动的甄别标准不同。判断劳动本身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标准是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总之,不管人们对具体劳动性质的判断标准如何变化,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的规律始终存在,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由此及彼,人类对其他经济规律的理解和利用也必然是如此。“剥削”这个概念,在这里指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不对称关系,而非指人与人之间对社会财富占有的不平等关系。不同的国家不管是认为剥削有无利弊,都是人们对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性质的不同判断而已,至于人际之间的权利不平等关系则客观存在,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以任何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3 22:34:00
对大企业的信任危机提高了交易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4 11:18:00

没有制度的约束,企业的这种行为无可厚非,虽然在道德上无法接受,但理性人是做了他应做的,收益最大化。这个事件是外部性的一个典型事件,关键是政府有没无效率纠正种外部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4 11:38:00

无论企业的生存环境再怎么艰难,企业也不能丢掉诚信,或许运气好,一时间不会检查.

但总有曝光的一天,一但曝光了,企业也就毁了

中国企业就不能向美,日,欧的著名品牌学习一下如何打造自己的名牌

与其和其他企业追逐那恶性竞争后的微薄利润,

不如专注自己的品质,追求更多的品牌附加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4 15:08:00

最近去超市,把“雪糕”系列都买了一遍。。。。

发现,光明的比以前好吃了,和路雪的,就是梦龙系列,越来越难吃了,而且偷工减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4 16:45:00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看法是这个更重要的是管理问题,光明集团在收购(吞并)山盟后没有进行严格的管理,这个和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一样,都是盲目扩张(如东方航空),以规模求效益,这个在初期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在后面不加以严格管理,必定会波及母公司,因为现在是品牌的时代,对于大企业,品牌也是核心竞争力。对于光明牛奶及东方航空的问题,应该引起中国企业的重视,特别是一些在收购国外企业的公司,因为这个还包含了文化的差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6 15:44:00

整个事件已经过去很多天了,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有很多话要说。

首先,我们还能吃什么?米,有毒大米;白馒头是加了添加物的;肉注了水,和瘦肉精有的还检验出了性激素,;蔬菜的农药超标;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中有机溶剂除得不干净;葡萄酒中发现甲醇;月饼陈馅事件:毒火腿被曝光,整个金华火腿的品牌都遭受重创,在火腿的销售的黄金季节,以前熙熙攘攘的金华火腿城里却门可罗雀。火锅被誉为重庆的名片,可眼下外地消费者只要一看到是重庆江北制造的火锅底料,便心生警惕。这使得江北的一些正规底料企业不敢再在自己的包装上打出具体的厂址,不少知名品牌已经着手搬出江北。《老陈醋细品尝有怪味》的曝光,给号称"中国醋都"的清徐县带来了极大的恶果。     古语说得好:"民以食为天"。那是说民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温饱问题。但十六大报告说,我们国家已经基本达到小康水平。既然基本上不用再为温饱犯愁了,现在首要问题就应该是要吃得安全。       但国内的食品问题这么多,那就吃进口食品吧。

进口的食品安全性如何?过去进口食品几乎是高品质食品的代名词。如今情况也不容乐观。除了人们闻之色变的二恶因、疯牛病、口蹄疫,还有诸如O-157、沙门氏菌,苏丹红,随便翻翻去年年底到今年初的新闻,就可以看到若干关于不合格进口食品的报道。       真实的细节、触目惊心的报道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给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敲了警钟。老百姓在看到不断被曝光的问题食品的时候不禁问到:究竟有什么是吃着放心的?究竟是谁让我们吃得胆战心惊!为何问题食品屡被曝光而又屡禁不止?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啦?      算了,饿着肚子吧,这样安全一些。

我们的相关部门都在干什么?为什么假冒伪劣商品大行于市,我想光靠我们这些小民说说,大声疾呼,都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追究的力度不够,这些事情是需要有些人,进监狱,有些不法分子倾家荡产,才会有好转的一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8 12:18:00

大家说的都很好,我看了3页忍不住要发言,个人认为不只是光明才这样,其它乳品企业也可能如此,因为乳业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若不如此降低成本则难以生存。糕点业又何止一个冠生园呢,难道我们都要一一检查和揭露吗,那样会有多少企业倒闭,多少人失业呢。要按国外的标准检验我们的企业,恐怕我们的食品业要整体推倒重来了。

至于检验部门和管理部门他们是收了钱的,是管理者而不是保护消费者的部门,更主要的是食品企业多是国企,裁判和运动员都是一个部门一个体系的,何必相互为难呢。

饭总是要吃的,奶还是要喝的,喝小米粥补不了钙不是吗,所以不要为了光明暴露了行业暗则而去抵制它,因为别的乳业也是如此只是没有批露罢了。再说不是光明所有产品都是回奶做的,而能流入大城市的回奶产品则少之又少,所以放心喝光明吧,因为中签概率是很低的。

为了更多的人不失业,喝光明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1 14:25:00

光明的危机公关?只怕现在已经从光明的危机变成了整个行业的危机。光明高管的一句“全行业都存在回奶罐”不仅没有拍下自己身上的跳蚤,反而让13亿中国人都对牛奶到了胃口,把真正诚信的企业也拖下了水。在此不禁问一句,零售企业是否从保护消费者角度出发对产品进行下架处理?相关的行业组织有无行业内部的惩罚性措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有无调查取证?在政府、企业和媒体集体不作为的情况下,对不起,虽然我爱国,但是请给我一个选用国货的理由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1 15:02:00

但愿不要步那些短命企业的后尘 对于食品行业而言 质量安全是立企之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1 16:04:00
同意,我们确实缺少监督体系,那种独立的不为企业行为影响的监督检查机制。光明事件只是现在中国千万个制假、造假的个案而已。想一想每天面对的是假米面、假粮油、假农药、假蔬菜、.....都有些不寒而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2 14:22:00

政府监管部门的哪里去了??????

作为一般消费者很难鉴别商品的质量,需要政府加以监管。而我们现在的体制存在严重的欠缺,对于市场的管理监督主要存在于对进入者的审核,往往忽视市场运行的监管——这又恰恰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环:第一,市场参与者众多,鱼目混杂,良莠不齐;第二,巨大利润的驱动,不法分子不惜以身试法;三是,政府监管部门的严重缺位,且惩治力度不足,往往罚款了事,之后又死灰复燃。

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需要良好的法制环境,政府的缺位、错位和越位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政府参者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不能拿了纳税人的钱,不为纳税人办事

[em0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3 11:01:00
为了税收 管理部门可以忽视一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4 17:30:00
如果从成本效益上来说,这样回收过期的牛奶,需要支出来回的运费,还要制服人工费用,还有加工处理费,我对生产环节的费用不清楚,是不是会得不偿失呢?我抱怀疑态度,最终带来的损失只是消费者的权益和福利受到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4 21:06:00
企业不能只追求规模的扩大,而疏忽了管理。尤其兼并一些小企业,更要慎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5 03:01:00
不太敢相信。。。新信息等待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5 14:56:00

不知道各位是否看过此事发生后网上流传着的一个笑话:

光明问题奶事件曝光后,记者到光明牛奶采访。

一群奶牛冲出牛栏,惊慌而逃。记者问:你们为什么要跑?

奶牛气喘吁吁地答道:王大姐(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来了。她吹牛啊。我们再不跑就被吹爆了。

正说着,一群公牛也冲出牛栏,疾奔而去。记者问:你们为什么要跑?

公牛慌慌张张地答道:王大姐来了。她不仅吹牛,还扯蛋(淡)。

这个笑话足以说明消费者对光明乳业危机公关手法的不屑。发生危机不一定会导致一个企业败亡,真正导致企业败亡的是危机公关的缺失。任何一个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突发性负面事件。这些事件处理不好,足以毁掉一个企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采取“躲藏”和回避的态度,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任何危机事件的发生,都有它的起因和解决办法,任何遮掩和躲避的方式,都是自欺欺人,对危机的处理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6 12:35:00

真是没什么好说的了。中国的大环境就这个样吧。

国外的大企业来了之后不是也水土不符么,想雀巢奶粉,哈根达司的冰激凌黑作坊,还有美国的一个医疗器械公司行贿,在中国这些事都见怪不怪了,气愤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6 17:30:00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光明乳业是国内知名的牛奶加工产业,对其奶制品也请有独钟,然而前一段时间的曝光,可谓感想良多。且不论他对顾客感情和身体的伤害,就其自身而言也是一个难以弥补的创伤,恐怕奶界的冠生园从此诞生!

为什么国内的类似事件接连不断,难道欺骗消费者真的能给厂家带来巨额利润吗?诚然,在短时期内,在顾客了解内情,在媒体曝光以前,你可以为你发明的“循环使用”沾沾自喜,你可以为你得到的暴力而疯狂,可是冷静以后呢,可是有朝一日东窗事发以后呢???也许通过艰苦创业打下的江山,创出的“品牌”恐怕就要岌岌可危了吧!

究其根源,我看这还是某些领导缺乏诚信,缺乏品牌意识!一个品牌的诞生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得来的,然要长久的保持这个品牌就不仅仅是努力能做的了!也许在保持的过程中,你丧失了许多当前的利益,错过了很多谋取暴利的机会,但有朝一日你真的成为业界的皮尔卡丹,那才是你真正受益的时刻。 品牌,难道品牌的诱惑还不够巨大吗,为什么各位优秀的领导同志总是顾此失彼呢,为什么各位优秀的领导同志总是为了眼前的暴力而让一个中国刚刚叫的响的品牌就此没落呢,难道诚信在你们眼中真的一钱不值,可以随意践踏吗?可悲啊!可叹阿!可惜啊!你一时的贪念就葬送了一个中国的明日之星!而许许多多的贪念累加起来葬送的又是什么呢?!吴书记(前山东省委书记,本人是山东人,这样感觉比较亲切)任重道远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8 00:23:00

有一段时间真不知道该相信什么东西,什么都不能吃什么都是黑的什么都是假的,也不知道为了暴利商家们在做什么,真是很让人生气。

不知道以后是不是都得自己生产食品,不然总是担心会中毒。

也特别怕看现在的报导,在他们的报导中很多东西是不可以吃的,很多不合格的东西、不卫生的东西,这些都是可怕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知道的越多,怕的东西就越多,越多的东西不可以相信。好多报导我都不太相信,但是有句话叫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防人之心不可无嘛,总之会对你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你也不可以不看这些报导,没有这些信息,你也许会受伤害

最好是自己吃过的东西从来没有被报有有什么问题,不然每天都象吞了一只苍蝇一样的生活,一吃东西就胃收缩~

“9日上午,在光明乳业杭州生产基地,一位质检人员无意中发现,几名工人正在处理一大堆袋装奶,在这些袋装奶中,有许多包上的生产日期居然是“6月12日”。尽管厂方一再表示,这些奶是用来检测的,不会上市,但还是引起了怀疑,是不是其他的牛奶也可能提前标注日期”

-----------------以前俺买吃的东西是只看品牌不看生产日期的,现在却要一定看一下,可是看过了以后还是不太放心,你怎么知道上面的日期就是正确的?

作为消费者的我非常的迷惑~~

到中秋的时候,会有有问题的月饼,看来现在又要考虑这个问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8 16:16:00
以下是引用wintertide在2005-6-9 21:13:15的发言: 而且是罪责难逃。这和当年的冠生园事件类似。而且山盟的行为有些不可思议,或者有些非理性。

有什麽不可思議!

非理性?當然。不想賺錢想搶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8 16:33:00

“不理性”可以解释任何问题,但却不太象一个经济解释。

任何看上去“不理性”的事情,往往在当事人那里是理性的,只不过有一些约束条件没有被我们发现而已。

就这个具体问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对某些人来说,短期利益超越了长期利益,仅此而已。

这常常是某些特定产权或利益安排下的结果,我以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8 20:27:00

对于一个中国人,我为此事感到既可悲又感觉无可奈何,可悲的是作为一个中国知名企业,光明失去了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的维护中国在国际上尚不成熟和尚不美丽的形象,中国商品在国际上作为一种低品质的代表一不是一日俩日,这个固化的形象需要我门付出更多去祢补,去改善,这是一个一点一滴的过程,我们不该在这中国国际化的进程中再加上灰暗的一笔.可悲的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更多的外国企业更家肆无忌惮的在中国兜售他们劣质的产品,因为在他们眼中,中国人就是那种辨别是非能力低下的人,所以他们可以不顾他们以往在国际上的高雅形象而在中国贩卖低劣的产品,这样的例子在过去的日子里已经多不胜数.而他们更可恨的是在实践暴光后居然采取的是截染有别于在外国对于同样事件的处理方法来对待.

我呼吁中国企业从自身做起,在国际上留下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形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0 11:55:00

哎,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4 10:30:00

光明牛奶事件向企业的经营者给出了两个教训:第一,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该非常谨慎。收购或者合作经营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但是一个本的前提是必须对伙伴的选择必须慎重,选择的好,事业发达,选择不好,可能是灭顶之灾。麦当劳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而光明乳业则是一个失败的典型。第二,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的疏漏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对待出现的问题,企业应该有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从光明牛奶事件还有近期的其他几个事件中,企业没有协调公共关系的能力,出现问题一味的推脱责任,而不是真诚向消费者道歉,争取消费者谅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7 11:32:00
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表现太差,只知一味推卸责任,让消费者及其反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8 13:33:00
就算是山盟的行为 也应该算是总公司对子公司管理的失责 应该严肃处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8 22:57:00

“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上当受骗。。

光明管理漏洞存在巨大,光明前途不“光明”

山盟投机,自食其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8 23:09:00

企业的自利行为谁来监督?公众的利益维护谁来保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30 20:43:00
我作为郑州的大学生很难过,这都是竞争的结果,在郑州乳业竞争很激烈,当地的花花牛和河北三鹿接合,还有什么夏进的也起来拉,好有老对手蒙牛,伊利,还有当地农科所的扎牌,还有周口的,洛阳的。。。。。太多拉我都改喝豆浆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