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960 3
2007-11-24

电子书下载   https://bbs.pinggu.org/thread-267457-1-1.html&page=1

前几天看完了《货币战争》这本书,很震撼,一下子涌起了千头万绪,感受很复杂,感觉这本书实在是很强大的,尤其是俺这个纯外行来说。印象里各路评论一般都是阴谋论,但我觉得光用这三个字还是盖不住这本书的;一般提起这本书的时候又都一定会提到罗斯切尔德家族,其实到后半本这个家族已经不是主角,而只是代号了,所以老提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书评可能只看了前面几章。

这本书提到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就是货币发行的问题,主要是作者所说的债务货币的发行问题。也就是说这种货币的发行是以债务为前提的,如果要发行1美元的货币,政府就必须先发行1美元的债券,这个债券交给发行货币的银行,然后银行会拿出1美元的货币交给政府放到社会上来用。这个债券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就是连纸片都没有也没有关系吧,但它要收利息,就像老百姓购买国家债券就可以吃利息一样。这个利息当然由人民的税来支付,由占有债券的机构最终占有。

希望正面的话没有被我读错。

在这些发钞银行拿过这一美元的债券的时候,它交给政府一美元的钞票,表面上看,公平合理,但实际上,这家银行什么也没有支出,那个钞票仍然是纸,只是印出来的而已。但它得到的债券却可以收取利息。

这里有一个问题,没从书里读到,如果其他人购买债券的话,总要付给所有者钱,这时是向这些发钞银行购买呢?还是向美国政府购买?如果银行再拿到这些钱,它岂不是凭空赚钱?如果政府得到,这种回流的货币算不算发行?

如果所有的货币都是这样先借债才有,那也没有问题,问题是还有几种方式不必借债,比如我国目前一定程度上就是凭借信用或信心在发钞,这样大家就不必在用钱的时候支付利息。或者只用金银,用这种自然货币也不存在利息问题。正是由于有这些不需要利息的货币的存在,才使银行家这种举动显得丑恶了。本质上,这相当于向社会里的每个人,每件事收税。按这本书的说法,美国现在国债44万亿,每年的利息超过2万亿,美国政府支出中交的利息就有4000亿(剩下的是谁在交?)。

对于拥有这种发钞权的银行来说,它赚钱也太轻松了,这里尚且不论它靠这个地位能得到的其他好处,单说这个利息,就是平白的收入。所以银行家的最高梦想就是这种地位吧。这本书的前半本就是讲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代表的国际银行家们怎样一步步拥有这种权力,比如起步是在拿破仑战败时炒作英国国债,占有了英国的货币发行权,在美国一直不顺利,在19世纪来回争夺多次,最终在20世纪初才算成立美联储拥有了这种权利。

另一个秘密是这些发钞的银行都是私有性质的,平白占有的债券收来的利息就进了他们的口袋。这些口袋就是以罗斯切尔德家族为代表的了,在美国当然就是摩根了。

如果货币是必须以这种方式运作的,大家都不知道有其他的方式,应该也没有人质疑他们,但问题是仍然有其他方式可以避免这种利息,比如直接采用金银或者代表金银的纸币,或者就直接用政府信用(当然也是整个社会的信用和整体信心以及发展趋势)不基于什么就可以发行这种纸——这种纸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它只做为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后一种形式(不是全部是因为现在也有许多债券,包括美国债券),人民币的发行就是政府决定的。

所以要想质疑这本书,恐怕第一步就得论证这种发行货币的方式是唯一的,是必须的,是不可改变的。世界历史大多数时间是反例,我国的现实也是一例。现代的许多经济学大师在此问题上都曾经出现过巨大的态度转变,书中举例有凯恩斯和格林斯潘,他们都曾经痛骂不基于黄金的货币,然后在某年突然转变,转而痛骂黄金,鼓吹债务货币,并且在之前他们不太出名,之后都成了大师——这也是本书中的阴谋论之一。

作者举了大量的例子,同时也就是大量的阴谋论,说明美国人一直在同这种货币做斗争,以至于美国总统的死亡率高于二战中的美军士兵。美国也曾经在历史上还清所有国债,政府收支平衡。但是,最终美国还是屈服于这些银行家的压力,把美国抵押给他们,让他们每年收利息。

所以作者对阴谋论这个词完全不陌生,也没有避讳。书中还讲到当年肯尼迪被刺,因为实在太过神奇,官方结论完全压不住阵脚,最终就放开,或者主动把水搞浑,于是各式阴谋论不下几下个——这个说法应该也是个阴谋论。

第二个看点就是家族的问题,到底有没有这么个巨型的邪恶的超级富豪的玩弄世界达200年的罗斯切尔德家族?这个我读完书之后感觉仍然是个谜。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势力一般都是公司,大老板似乎也不止一个,叫这个名字的更是少之又少。但作者在书中提到,他们这个家族是主动地不出面,财产继承没有外人到场,一切事务不经过律师,控制主要媒体,少数泄露的事也没有报道,总之,他们是在幕后的。有一个例子也提到甚至还有改名的。

更明确的表现是现在也许没有这个家族,但有一个小集团,其中既有老牌的,也有新生的比如日本银行家。他们组成了美国外交协会这类的精英组织,定期开会,讨论的就是这些世界大事,黄金的价格由他们确定,国家的利率由他们确定,打击或支持哪个国家由他们确定,当然,发动战争和暗杀总统也在他们的工作内容里。至于大家能看到的总统,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经济学大师等等人物,不过是他们这些人的前台代理而已。所以,要想走上这种位子,第一步就是加入他们的小集团,像克林顿这些就是被人家在大学时代就看中的好苗子。

他们开会人少,调子低,媒体没报道,专门的侦探跟踪数十年也没有什么结果。但是当他们开完会,什么七国财长会,G8峰会之类就会执行他们的决议了。彻底的阴谋论啊。

按作者的说法,这些人是没有国家概念的,当然更不会有感情问题,个人感情完全不影响人家的创世大业。所以他们在需要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抛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抓钱,定期地组织一下经济危机,设计一下通货膨胀,股市危机,如果平常手段搞不定,就不惜发动战争。甚至,希特勒上台和发动战争也受到他们的大力资助——这样的话,希特勒为什么要杀大量的犹太人呢?犹太人占多数的银行家们竟然真的一点都不考虑民族感情么?制造经济灾难或战争的目的,就是在货币贬值的过程中和之后大量地收割人民财富,控制更大量的实业,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力量。总之,经济发展的最大受益人是这些资本家,经济毁灭的最大受益人也是他们——这样的话,感觉也不太值啊,难道在战争年代银行家们就没有一点不爽的?没有担惊受怕,没有物资短缺?不太相信。

而最近的发生在我们近邻的金融风暴,作者也认为是国际银行家集团的杰作。这倒是很可信的,毕竟一下子动用那么多资源不是谁一个人的行为,肯定是一批人共同的行动。发展中国家许多都有巨额的债务,据说直接的原因就是英美直接提高利率的后果。

我比较倾向于银行家的组织还没有这样完备,也不至于有这么宏伟的目标,但在经济衰退中捞钱,并在经济增长在捞更多钱,这是可以想见的。

但对于美国总统因为要搞垮这种私人的发钞权,于是被暗杀,这倒真挺难说的。黑手党和哥伦比亚的毒贩们为了更小得多的利益都可以杀人,甚至杀大法官。

第三部分,就要谈到基于这种债务货币基础之上的金融经济了。这东西实在太复杂了,搞不懂,总之是把别人的债务当成资产来经营——有人像买债券一样买这些所谓的资产,又或者把今年到期的债推到明年等等。我想他们这么折腾这些东西(总额高达370万亿美元),本身意义极小,但他们在折腾的过程中都会想尽办法拿到真金白银,所以折腾得越厉害,拿到钱的可能就越大,如果折腾了半天手上还是这些所谓的衍生金融产品,那就是傻瓜和待杀的羔羊了。所以折腾得越大对他们越有利,层次越多越有利,但最终能拿到真钱的也还是少数人吧,最终的真钱的来源不过还是债券的利息和经手的手续费罢了,不涉及真实财富的增加。

而美国经济却有不小的比例是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但偏偏这种繁荣又让它成为世界的消费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要靠他们消费掉,从而保持世界经济的繁荣景象,所以美国人过的日子肯定是很爽的,他们在透支自己的未来,现在还搞到给别国打白条。这些白条就是美国债券。据说我国现在每月都要买几百亿的美国国债,所以外汇储备已经14000亿美元了。是不是本身这些外汇就不是真实可流通的美元、而是这种债券呢?总之这些储备也不真实,随着美元贬值而不断缩水,只能拿一些利息,更不能对国民财富有很大很直接的作用。

问题是现在双方都不能放弃这种作法,美国要发国债保持经济运行和繁荣,我们也需要出口型经济,于是也形成一种平衡,实际上都不健康。

其实现在欧元已经建立起来了,对美元还一直升值,如果按书中的说法,这是国际银行家的打击目标之一,竟然没有成功?要知道书中讲到德意志银行,法兰西银行,意大利银行可都是他们的人啊。但如果欧元真的强起来,直接打掉了美元结算货币的位子,应该还是很危险吧。

总之,这本充满了阴谋论的书还是很有趣的,个人认为应该有不少真知灼见,怎么也不能算是胡扯啊。

但是,看了这本书,一下子对生存恐惧起来 更直接的,把自己的工作和人家罗斯切尔德摩根一比,更是无限悲哀~~~ 

===============================

这个文章比较诚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24 23:53:00
别再推荐你的下载地址了,货币战争这本书在论坛已经传了无数次了,更重要的是你的那个帖子没上传文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4 23:56: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5 00:20:00
以下是引用wesker1999在2007-11-24 23:53:00的发言:
别再推荐你的下载地址了,货币战争这本书在论坛已经传了无数次了,更重要的是你的那个帖子没上传文件。

附件已上传。 推荐给新手看,斑竹当然可以不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