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wsj.com/gb/20131014/bas154039.asp?source=whatnews2
众
多私募股权公司坐拥1,200亿美元资金,准备投往亚洲,与以往相比,这是各公司手头现金最多的时节。但行业观察人士说,亚洲的市场规模小,政府难以应付,交易竞争激烈,私募股权公司投入的所有这些钱要想获利并不容易。
受到强劲经济增长的吸引,多年来投资者们已经在亚洲投入了大量资金,虽然回报比不上在北美的投资。根据数据提供商Preqin的数据,在亚洲有业务的私募股权公司在截至今年3月份的一年中回报率为6.5%,相比之下,在北美洲的投资回报率为12.7%。在截至今年3月份的五年间,投资于亚洲的资金内部收益率(对私募股权公司而言,这是衡量交易盈利性的基准指标)仅为3.9%,相比之下,北美洲的这一数字为6.8%。
安永(EY)亚太私募股权业务负责人巴克斯顿(Michael Buxton)说,确实有人担心,筹集了这么多的资金,交易水平却没有达到你的期望,这些钱将会投向哪里?
有大规模交易的大型经济体(日本和韩国)对私募股权并不特别友好,每当有交易机会时,竞争也很激烈。中国或东南亚等高增长市场的目标往往较小。这一地区的许多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保持平淡,中国甚至是彻底关闭,因此以往的投资很难退出。
Preqin的数据显示,专注亚洲的私募股权公司手中的1,200亿美元待投资资金比它们在五年前金融危机开始时所持资金多54%。私募股权交易活动也较危机开始前有所放缓: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今年亚太地区完成的私募股权交易总额仅为173亿美元,2007年全年为425亿美元。与此同时,重点投资欧美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待投资资金规模低于五年前。
待投资资金迅速增加的原因是KKR & Co.等公司成功的筹资行动。KKR & Co.今年募集了一支规模60亿美元的亚洲投资基金,是这一地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在全球运营的欧洲私募股权公司CVC Capital Partners最近几个月也开始为一支新的亚洲基金筹资,目标是30亿美元。知情人士说,德太投资(TPG Capital)已经为其第六支亚洲基金募集了至少25亿美元,其目标是年内再募集10亿美元。
KKR联合创始人克拉维斯(Henry Kravis)不久前表示,鉴于亚洲的增长潜力,其相信公司能够在亚洲部署资金。德太投资和CVC拒绝置评。
此外可能还将有更多面向该地区的资金。Preqin估计,有259家公司正在积极募集更多的资金,总计达770亿美元,用于在这一地区投资。这个数字加上目前已有的资金量,私募股权公司理论上最终可能有足够的资金(大约1,970亿美元),能买下整个菲律宾股市。
近期内,亚洲的私募股权资金池难有缩小的可能。
一众私募股权公司的希望是,那些过去对私募股权不够友好的大型市场(比如日本和韩国)会更加开放,进行大笔现金投资会更容易。近期曾有过朝这个方向前进的动作,但尚不清楚这样的趋势能否持续。
去年,KKR竞标日本电器制造商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 Co.)的时候败给了一只政府基金。这家美国公司2011年在台湾也遇到了挫折。当时该公司提出以16亿美元收购电子配件制造商国巨股份有限公司(Yageo Corporation),但遭到监管机构的否决。
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一直在限制外国企业投资于敏感行业(比如防务相关企业)或教育和互联网企业。长期以来,私募股权公司一直只能在企业中占少数股权,因为很多第一代创业者一直不想出售。如今,私募股权公司面对着一个增速可能不断放缓的经济体,而在中国因国内IPO接连表现欠佳而关上IPO大门后,退出渠道又相当有限。
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大中华区私募股权部门负责人鲍德 (David Brown)说,中国的IPO市场,即使开放而且运行良好,每年可能处理300宗左右私募股权支持的IPO;而私募股权公司持有的企业成千上万。
与此同时,东南亚有很多的小型企业,而且就算企业规模很大,能获得的权益也可能很小。KKR说,其亚洲巨型基金上周完成了第一宗交易,投资两亿美元购买了马来西亚一家油气运输服务企业的少数股权。
诚然,在亚洲各国政府采取行动重组国内行业,更大幅度地向外资开放之际,有一些迹象显示,亚洲版图可能正在发生变化。比如,今年亚洲最大的私募股权交易就是在韩国完成的:总部位于首尔的私募股权公司MBK Partners收购了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ep NV)的韩国寿险业务,交易额16亿美元。鉴于监管机构已经表示,将在10月份推出新计划,放松对私募股权公司的监管规定,因此可能还会有更多的交易发生。
多年来,在投资者眼中,日本的企业文化缺少弹性,但眼下日本也在试图改善形象。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上任后一直在力推有助于提振企业利润率的政策。KKR刚刚敲定了在日本的最大一笔交易,该公司同意以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松下电器产业公司(Panasonic Corp.)的医疗子公司。
在日本的交易已经花了不少时间。自从1978年以来,KKR的联合创始人克拉维斯就不断亲赴日本,但在松下交易敲定之前,只完成过一笔投资交易。
Ropes & Gray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Scott Jalowayski说,日本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