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50025 216
2013-10-17

  国庆节前夕,我收到了教育部学位中心寄来的一篇博士论文,要我评审。

  这篇论文长达近200页。花费了我国庆节好几天的休假。

  以下是我上交的评语。请大家批评指正。

对博士论文的评语

  新中国股市已运行20多年,但投机炒作之风越演越烈,许多股票的股价涨得严重离谱,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优胜劣汰,严重影响了资源合理配置,对国民经济发展非常不利。

  中国股市的这个顽症为什么会这样越陷越深?这主要是因为追涨杀跌的机构与股民太多。

  而这篇博士论文研究的,竟然是不论股票质地优劣,而一味地追涨杀跌。这将会给内地股市的极度投机炒作火上加油,对社会进步非常不利。

  此文根据上海股市的几个涨速指标,筛选出了多种投机方法,不仅在1996-2001年的牛市中,能够战胜市场,并在2005-2007年牛市中,也能基本战胜市场。

  此文筛选出了适用于牛市的追涨杀跌方法。但牛市还是熊市,往往是事后才能分辨的。所以在实践中,无法采用此法。显然,如果在平衡市或熊市中,采取这种投机方法,会输得很惨。

  投机方法实施中,要频繁地换股,这要支付大量佣金与印花税。但论文中没有交代清楚。

  表面看来,这种投机方法在牛市中战胜了市场。但在牛市初期,无法判断已经是牛市;在牛市结束时,也无法判断牛市已经结束。只有事后,才会明白,原来牛市早已开始;同样,只有事后,才会明白,原来牛市早已结束。

  可见,这种投机方法,必须先研究:如何判断牛市的开始;如何判断牛市的结束。由于在判断牛市开始与结束方面的时间差,将会给这种投机方法带来多大的损失?

  不过,笔者还是呼吁各级研究人员,不要把这种有害于市场发展,有害于经济发展,有害于社会进步的“投机方法”继续研究下去。

  高校与各级研究机构,应该展开有益于市场发展,有益于经济发展,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投资方法”研究。作为高校的教师更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论文作者选题错误的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股票价值不仅客观存在,而且还可通过调查研究,使价值清晰化。

  论文作者说:“在股票市场,股票的价值可能存在,但是无法观测。”又说:“股票购买者实际只知道成本而不知道价值,股票出售者只知道收益而不知道价值。”并由此错误地断定:“股票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曲线不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意即:股票越贵,越有人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0-17 20:38:15
看评语这篇论文是被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17 20:45:33
交易成本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甚至是个重要的问题,不考虑有失可靠性。股票价值这个东西确实是个很难确定的东西,我之前曾思考过类似的问题,那是关于地价的问题,最后不了了之,还是很有必要好好学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17 20:47:19
觉得评价意见很有道理,不过毙不毙掉,觉得老师还可以斟酌.股票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曲线不是向右下方倾斜,这应该是一个错误,要看论文是不是基于这个前提进行分析的,如果只是枝节上的观点,就还有修改的余地.至于如何判断牛市开始和结束,这个问题可能又可以写200页了,不断往前追溯,总会有说不完的问题.论文如果对"牛市"能够下定义,并承认了自己的局限性,就不应算是一个错误.评阅人需要根据整篇论文的价值来判断是否达到博士论文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17 20:56:05
最近我们老师让读了偏股市分析报告,是关于投资时钟的。根据投资时钟的理论,若在行业轮动时做出正常判断,就会取得超额收益。读了楼主的评语之后,突然觉得这个投资时钟的模型似乎也是片面追求利益,并且很集中地追求利益,有点追涨杀跌的意思。但是客观统计数据证明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必然现象,是由大部分投资者共同促成的,美国的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不知道楼主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另外,想请教一下学术界关于上述问题有没有什么文献成果,希望可以推荐给我一些阅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17 21:16:3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