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255 0
2007-11-26
人们对“市场经济”虽然会有程度不同的理解,但基本概念还是有一定的共识;在“市场经济”前冠上“社会主义”,引起争议的地方自然要增加;再把“中国特色”冠在“社会主义”前面,所造成的复杂性更是不言而喻。然而这在某方面也正好说明中国的现状。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自由市场,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哈福德在其著作《卧底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时指出,在1950年代,每100元人民币的投入可带来40元人民币产值,但到了1970年代,多年的计划经济使得同样的投入只获得18元人民币的产值。

  在邓小平改革开放的15年后,每100元人民币的投入可以获得72元人民币的产值,换句话说,每一项投入在500天后就可以回本。

  哈福德认为,自由市场的价格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价格反映了真实的供需,让任何不公平的牟利行为无所遁形。他说,市场资讯的自由流通使得价格呈现出一个没有谎言的世界(world of truth),在价格面前只能“所说全实, 绝无谎言”(the truth, the whole truth, and nothing but the truth)。

  《卧底经济学》的最后一章是“中国的致富之路”,哈福德从中国致富的经验总结说,经济学究竟还是关于“人”的学问,经济增长让个人的生活进步——更多选择,更少恐惧、辛劳及苦难。

  中国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日前表示,由于欧元快速升值,中国今年恐怕难以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有意思的是,中国舆论对于这条新闻的反应不全然是单纯的失望。《东方早报》一篇文章指出:“无论为政者还是舆论者都要想一想,一个国家的希望并不是建立在数字之上”。

  显然,经济的发达整体提高了民众的物质生活,可是人们的幸福感并不因此而水涨船高,反而是各类的痛苦指数却同时呈现上扬的趋势,包括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环境宜居程度等等;此外,社会上存在的权力扭曲自由市场公平原则的现象,也无不刺激着人们的尊严和正义感。

  “以人为本”可以说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施政口号,至于如何落实,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又提出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同时首次提出公民的表达权,以及“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说法。

  套用自由市场原理,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力将大大降低中共的统治成本。当前流行的腐败现象大多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结果,更糟糕的影响是地方盛宴,中央买单,中国政府的整体形象在过程中赔了重本。

  依靠传统的做法,中央在三申五令之余,还必须不时派出督察组巡视,或利用内参的形式,试图克服政令不出中南海的窘境。但是这些做法不但有其内在的局限(比如督察的时效性、官官相护的官场潜规则等),也是成本高于效益的做法。

  更为有效率的选择应当是利用公民和媒体集体的监督力量,让社会资讯更广泛和自由的流通,达到“所说全实, 绝无谎言”的市场效果。如何保障公民知情权,让他们借由媒体行使表达权,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趋向所有参与者都具有完全信息的完美市场,都是验证“以人为本”口号的试金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