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675 5
2013-10-18
        这样的帖子几乎在论坛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博士就业为何如此困难?博士学的东西为何在实务中为何难以发挥作用?博士研究那么多理论为何脱离实际?
        对于这些问题,很多人给出的回答是,博士生们过分钻研理论,完全脱离实际应用,研究些不切实际的东西,甚至说读博士就是浪费青春。其实,我的看法是——不是中国的博士生水平低,而是我国的金融业还处在靠关系靠政策生存的环境中,专业化技术化程度相对较低。当然我也承认,博士的盲目扩招与一部分人混文聘的心态也是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但在我看来并非最主要的原因。博士的泛滥可以靠就业市场来淘汰,但博士无用武之地,绝非仅仅是就业市场不均衡这么简单。
        与本科生和硕士生相比,博士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更强的研究能力,更高的技术手段。博士生的劣势又是什么?是较少的社会经验与人脉关系。我国金融业整体的状况,还带有太多的行政色彩和关系色彩。比如银行,吸纳资金是重中之重,而在现实中,金融产品设计的再精妙,不如跑关系拉几个大客户来钱快。比如券商,研究行情是重中之重,而在现实中,研究的再深入,不如跑关系打听点政策和内幕信息准确。方案准备的再精妙,不如跑领导批个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博士生的劣势被无限放大,让这群年近三十才离开学校,既无经验又略清高的人,去拉关系跑政策,无疑是浪费人才。而同龄的本科生早已工作五年,人脉关系积累了很多,处事经验积累了很多,毕然在这些工作上表现出比博士生更强势的一面。
        一个正常的金融环境下,高学历与中等学历本不冲突,各自有各自的事情做,高学历的在内搞研究,中等学历的在外搞实践,分工明确。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博士生的优势才能在相对应的工作中展现出优势。
        所以说,现阶段博士的就业困难与在职场中的种种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发达的市场环境所致。当然,前景总是有希望的。市场体制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完善的进程中。相信在未来,在金融机构不再靠关系靠政策生存,而是在一个竞争环境下靠技术生存的情况下,博士的春天总会到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0-19 21:42:20
这样的帖子也有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19 23:03:41
自然科学不是这样,社会科学是有点你说的那样。问高微老师学的东西怎么用,他回我一句博士就是搞高层机理研究的。我不是很懂他的话,所以开启混文凭模式。相信工作中的东西是实践与观察得来的,看文献么就为发表论文,在企业你领导说句话,你就问他你这话引自那篇文献或者问他你这话实证过没,那是找死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0 08:21:08
相信在未来,在金融机构不再靠关系靠政策生存,而是在一个竞争环境下靠技术生存的情况下,博士的春天总会到来。
==================

十年后?二十年后?一百年后?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0 09:35:05
西北望月 发表于 2013-10-20 08:21
相信在未来,在金融机构不再靠关系靠政策生存,而是在一个竞争环境下靠技术生存的情况下,博士的春天总会到 ...
ding,确实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1 02:31:28
银行最好的工作是拉存款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