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13306 23
2013-10-21
热烈欢迎西南财经大学马双老师10月22日15点接受人大经济论坛的在线访谈活动。
感谢马双老师抽出时间和大家进行在线的学术交流~
大家现在可以在下面回复提问。
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PS:的问题提问者会获得50论坛币的奖励
VIP,不止是论坛币!!!

马双,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老师。

教育经历

  • 2008-2011,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博士
  • 2006-2008,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
  • 2002-2006,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

工作经历

  • 2010.9-至今,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
  • 2010-2011年,德州农工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兴趣

健康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应用微观经济学


发表文章(Published papers)


  • 马双、孟宪芮、甘犁:《养老保险缴费对企业工资、雇佣人数的影响分析》,《经济学季刊》,已接受。
  • 马双、甘犁:“工资与企业在职培训”,《经济学季刊》,已接受。
  • 甘犁、尹志超、贾男、徐舒、马双:《中国家庭资产状况及住房需求分析》,《金融研究》,2013年第4期。
  • 马双、张劼、朱喜:“工资对中国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来自制造业企业的证据”,《经济研究》,2012年第5期。
  • 马双、张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居民营养结构的深化”,《经济研究》,2011年5月,第126~137页。
  • 马双、臧文斌、甘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经济学(季刊)》,2010年10月,总第39期,第249-270页。
  • 甘犁、刘国恩、马双:“基本医疗保险对促进消费的影响”,《经济研究》(消费金融专辑),2010年,第30~39页。
  • 马双、甘犁、高香花:“‘收入冲击’对家庭营养结构的影响分析:来自高等教育改革的自然实证”,《管理世界》,2009年第5期,第47~55页。全文被《中国经济学(2009)》(作者:柯荣柱、张斌、周业安)收录。
  • 马双:“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内生断点分析:1953-2005”,《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7月,第118~127页。
  • 马双、徐舒、甘犁:“缩小收入差距:工资制度作用有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17号(第239期) 第9版。新华网全文转载: http://news.xinhuanet.com/ theory/2011-11/19/c_122302880_2.htm 。


书籍章节(Working papers)


  • 甘犁、尹志超、贾男、徐舒、马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2》,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 Li Gan, Zhichao Yin, Nan Jia, Shu Xu, Shuang Ma, Lu Zheng:“Data you need to know about China:Research Report of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2012”,Springer,2013. http://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3-642-38151-5/page/1


研究论文(Working papers)


  • Shuang Ma and Li Gan: The impact of the minimum wage on China's enterprise export behavior, submitted.
  • 马双、董杨:“信贷约束与创业精神”,审稿中。
  • 马双、孟小雨:“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的性别不平等”,审稿中。
  • 尹志超、马双等:“信贷需求、信贷约束和小微企业创业”,审稿中。
  • 马双、甘犁:“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与居民食物消费”,2010年。
  • 马双:“营养与健康”,2011年。
  • Li Gan and Shuang Ma, “How to Boost Household Current Consumption in Terms of Household Basic Medical System: Empirical Research on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Working Paper, Aug 2009.
  • 马双、赵:“企业所得税与员工工资”,2013年。
  • 马双:“工资与出口价格”,2013年。


匿名审稿人

从事《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杂志的匿名审稿工作。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0-21 08:40:39
坛友1612521057:
马老师,您好:
在现阶段的改革中,无论是行政当局还是学界都将焦点集中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中。确实,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外贸难有大的作为。而在国家投资层面,也由于种种原因难有突破。扩大消费以拉动经济已成共识。然而,消费增长却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消费的增长势必需要分配制度的变更,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层面国家已有一定基础。现阶段,国家又寄希望于通过土地制度的变更来刺激农村消费。想请教一下马老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谢谢马老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1 08:41:46
坛友期门宿卫:
马师傅您好:
    我提出一种想法希望您指正。
    在贫困地区(而且没有外界需要的产出的地区)进行实物投资建设(不投资货币而是直接投放各种建筑材料和机械)建立完全不外销的经济体系,并且将这个地区的税赋征收改为征收本地产出的实物(不征收货币)是否能够大幅提高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如果这样,似乎ZF也不用向这一地区进行货币补贴了,是不是?
      一个地区的货币是否可以完全阻断与外界的流通,或者对流通进行限制以保证该地区的货币量不会有大变化。一个地区的货币量长期单一变动是否会对该地区的经济体系产生恶劣影响。(比如物价增长,比如工厂收入减少以至倒闭,比如征税征收到的货币增加或减少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1 09:25:58
马老师: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我们解答问题,我的问题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养老制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当时为了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而采取的一个重要措施。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对所有的职工从其进厂开始就包办一切,包括职工退休以后的养老都需要管起来,形成了一种“大企业、小社会”的格局。然而,正是这种并行模式的运行,造成了中国养老金缺口的不断扩大。目前的情况来看,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似乎是“大势所趋”。不过,这势必加大民众的普遍担心,也将给企业造成较大压力。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社会保险的缴费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高水平之列。仅看基本养老保险,中国企业与员工加起来向社保机构上缴的养老保险金在职工工资总额中可以占到30%左右,这远远高于美国12.4%的水平。社会保险缴费率高这一现实,已经对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针对此种问题,想请教您的看法,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1 17:34:03
独生子女情况下养老怎么办,国家管不了,自己也管不了,特别是农村,几年或十年后会是什么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1 19:56:10
马双老师:
您好!
我想问:资产风险与家庭生命周期的消费/储蓄行为选择,你觉得值得研究吗,如果值得,有哪些经典文献或权威学者的研究需要去看看,
另外,怎么才能拿到你们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给个提示好吗?
您或您们那里招收博后吗?待遇怎样?谢谢
问题好像有点多,抱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