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861 2
2013-10-21
上市公司的赚钱能力是上市前强还是上市后强?从常理判断,这个问题的答案应是“上市后”,但实际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数据显示,以2007年为例,当年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前几年的盈利能力、资本回报率明显高于上市之后。

根据Wind统计,剔除金融类的上市公司后,2007年上市的116家公司,在上市前的2004年至2006年,其整体的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1.7%、22.3%和21.4%。然而上市后,这些公司的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不断下滑。2007年至2012年的6年时间中,上述公司的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从未高于20%,特别是2012年的这一数据甚至低于10%,比遭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2008年更低。

而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角度看,类似情况也好不到哪去。由于2003年的财务数据不全,因此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005年开始统计。2005年至2007年,上述116家公司的整体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4%、22.9%和20.4%。此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则是一路下滑。

通过对比2007年众多公司上市前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数据发现,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断下降。这当中固然有金融危机的因素,但相比公司上市前的净资产收益率数据,上市公司创造利润的能力在上市之后存在趋势性的明显下降。

另一个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的参考指标是投入资本回报率,这一指标主要用于衡量上市公司投资资金的使用效果。

在一些中小板公司中,2004年至2007年之间,投入资本回报率基本能够保持在30%甚至40%的高水平上,而上市之后,这些公司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开始明显回落,有个别公司的投入资本回报率在2012年已经降低到个位数,甚至低于同期贷款利率。

从净利润增长角度看,虽然在2012年上述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已经是2004年时的近一倍,绝对数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但从业绩增长的年份来看,只有上市前的2005年至2007年三年业绩连续保持增长,以及金融危机后的2010年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其余年份业绩均为负增长。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上市的公司上市前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都要好于上市后。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与2008年金融危机关系密切。但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能够上市,而包装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几乎所有的IPO公司都在包装自己,把自己打扮一番,从而更容易通过发审会,也更容易获得一个更高的发行价,更容易圈到更多的钱。”独立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微博)则认为。


本文转载于:九个头条《公司上市后难赚钱的怪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0-21 14:22:19
如果一个市场不能实施有效的监管以及对于不诚信的行为做出严厉惩罚措施,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会比较普遍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0-21 15:39:13
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还有很多漏洞,在市场不成熟,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很多中国特色的一些情况。不过中国市场也是在一步一步改革中走过来的,我相信它的明天会变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