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9512 56
2007-11-28

投入不足 人才匮乏 贫困地区高校弱势生存

记者 张文凌   

2007年11月28日08:12  来源:《中国青年报》

自创办以来教育投入就不足 贫困地区高校长期处于劣势

  已经深夜12点了,云南普洱市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杜巍还在办公室练唱。

  “她最近一直在忙着毕业生的工作。在一台献给毕业生的晚会上,她要和同学们一起唱歌。白天她没空,只能晚上练。其实她在台上的歌词只有几句,但是,她很重视。”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一个调研小组在他们的调查日记里写道。

  今年3月至7月,在导师——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董云川的指导下,由王顶明、王颖、李国华、卫魏4名研究生组成的调查组两次赴思茅师专进行调研。他们关注和研究的是贫困地区高校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策略。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和成人高校)中有58.1%分布在31个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其余41.9%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城市、地区和县城。这些分散于全国非中心城市的普通高校,构成了当地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思茅师专建于1978年,是云南省设立的第一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当地的最高学府,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声誉。

  “刚开学时,我给新生上课,竟然有同学虔诚地捧着笔记本对我说,老师,帮我签个名吧,我要回去给父母看。”李娅玲老师说:“这些学生尽管基础弱,上课爱讲话,但他们求知欲很强,特别喜欢和老师说话,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不怕老师的严厉批评,就怕老师不理他们。”

  “我们刚开始调查时,认为进入一般高校的学生心理失落感很强,他们不会像进入北大清华等一流大学的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母校的文化并以之为荣。但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显示,思茅师专的学生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相当高的认同度。”云大高教院的4位研究生说。

  师专校长杜巍是个有激情有想法的人,她提出“打造学校的格调与品位”,倡导“要从地方吸取营养,要用行动回报社会”。

  但是,经费的困窘让这位校长的很多抱负难以实施。

  思茅师专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普洱市所辖的9个县中有7个是国家级贫困县,地方政府对学校的财政支持长期不足,历史欠债太多。根据学校的历史文件记载,学校自创办以来教育经费一直投入不足,且情况日渐严重。生均经费远远低于全省专科学校的平均水平,财政拨款仅能勉强维持教师的工资津贴和正常的业务,办学经费捉襟见肘,办学条件的局限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董云川指出,政府对高校的投资扶持首先是“985工程”高校和“211工程”高校,然后是各省部分别支持或共建的重点大学,再往后,更多的高校则分羹无力,在资源博弈竞争中流于边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机构规模数量的急剧增加,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在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近半数地方高校被边缘化了,他们居于教育生态锥体的底部,在激烈的竞争丛林中面临种种艰难与困境,于夹缝中生存、发展着。这类高校既面临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共同的问题,更有许多由于边缘化而导致的特殊问题,他们长期处于劣势发展状态,市场竞争力极其微弱,加之人才匮乏且跳槽严重、生源质量差且数量少、办学条件匮乏且科研实力不强。”

【1】 【2】 【3】 【4】 

http://edu.people.com.cn/GB/8216/47717/6584783.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28 18:24:2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1-28 13:59:00
人才流失才是落后的根源呀,一定要想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8 14:32:00
说来说去还是我国贫富差距太大,惹的祸。无奈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8 16:58:00
国家把太多的钱投入到所谓的重点大学,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8 18:34:00

现在中国高等教育一个很大的矛盾就是,一方面大学的绝对数量无法满足需求,但另一方面已有的很多地方高校因为缺乏办学经费而举步维艰。

想美国总共不过两亿多人,但大小高校有3000多所,但我国算上各种大专学校和民办学校都不到三千。因此国家需要投资建设新的高校是无疑对。但目前由于一些所谓的政绩和表面工程,重点建设若干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我认为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与它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在当前的中国,要想在近期内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是不可能的。而且,相比于其他公平来说,教育公平更具有根本性意义。是时候改变政策导向了,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政策方向应该是建成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水平大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1-28 18:36:00

投入不足 人才匮乏 贫困地区高校弱势生存 (3)

在同质化的人才市场中 贫困地区毕业生是最大的失利者

  云大4名研究生还对思茅师专学生的自信心做了相应调查。结果显示,艺术专业学生的自信心明显高于其他专业。

  他们在报告中说:“文科、理科的传统专业,教学方式、所用教材和其他大学无异,但办学条件却无法和高水平大学相比。而艺术专业虽然是新办专业,但依托当地丰富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的路子,这些专业的学生能体验到自己价值的存在。由此可见,走特色办学之路不仅是贫困地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之路,也是提高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认可的必由之路。”

  董云川指出,高考高考恢复之初,振兴教育迫在眉睫,各地均开办了一批师范类专科学校,这些学校成为了改变当地教育结构和教育生态的生力军。但是近年来,曾经在设立初期以培养适应当地需要的专科学历人才为主的地方院校如今却已经或者正在为升格而奔波。特别是在结构布局的调整过程中,地方院校不同程度地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高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3大功能最终是通过人才培养才得以实现。然而,长期以来,作为人才加工厂,许多高校加大马力,却生产着同一规格的产品。在同质化的人才市场中,地方高校的毕业生显然是最大的失利者,不少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其学习与研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欠缺不无关系。”董云川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