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几乎一致认定美联储要削减QE,但舆论还是没能“绑架”伯南克。美联储10月30日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例会后宣布,将维持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暂时不削减QE3的规模。
由于QE是全球泡沫与经济滞胀的重要支撑,时下美国经济复苏减缓,需要进一步争取时间转嫁危机,维持QE也算得上是一个符合逻辑的伯南克式的选择。
事实上,QE作为金融危机后推出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削减肯定是它的最终归宿,市场揣摩的只是时间节点。退出的时间也是不能拖太久的,因为美国玩这种游戏成本巨大。这次QE继续维持的最大的原因,显然是美联储并不看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其实,伯南克不久前也说过,只有经济持续复苏,才有可能提高削减QE的力度。从近月美国就业和通胀的数字来看,伯南克并没有玩文字游戏。
QE一旦削减,从中长期来看,对大宗商品总体上是利空的,这是因为QE削减会使美元指数上涨,同时还会使实物消费数据下降。其实,即使QE规模继续维持到年底,也只是延缓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时间而已,其总体方向还是以弱势下行为主。
国内大宗商品也应该是以下行为主,但这主要是由其自身的基本面决定的。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居民储蓄率较高,美联储何时退出量化宽松对中国商品市场的直接影响有限。以国内农产品(000061,股吧)市场为例,高企的库存才是一个强大的价格制约因素。随着今年国际国内农产品产量增加,其价格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QE的退出是必然的,而且极有可能发生在年内。从这个角度上讲,后期大宗商品价格是有下行要求的。尽管如此,大宗商品、外汇、黄金的投资者切不可抱有“死空头”的思维。
原因很简单:其一,大宗商品走势很大程度上是投机驱动而不是仅由供需关系驱动的,没有什么能比价格趋势的大幅波动更能吸引投机者了,所以投机资本往往会用非常手段在波动中获利。其二,美联储在QE缩减的规模和时间点上并没有明确说法,这使得大宗商品的多头尚有反扑的机会。其三,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虽会受美联储政策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议题 bbs.laoqianzhuang.com/group-14396-1.html 但国内政策的微妙变化对其影响力更大。中国“稳增长”措施的力度正越来越强,市场对这一因素的短期预期才是更直接的价格影响因素。更何况,由于外汇管制较严而外汇储备较多,我国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QE对我国内地的实际冲击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可能还不及它对交易心理的影响。
目前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的许多因素是相互矛盾和纠缠不清的。好在市场本来就是不确定的,是在矛盾和纠结中前行的。大宗商品投资者不要在QE、库存、产量等宏观利空因素下抱有“死空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