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3427 0
2013-11-05
彻底打倒怀疑论 对爱纳西德谟和阿格里帕的十五个论证的破解
爱纳西德谟十大论证
①不同的生物,由于机体结构是不同的,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表象。例如,对山羊来说,葡萄藤美味可口,对人类来说却苦涩难咽
破解 在这理存在一个假设的前提 即山羊认为葡萄藤美味 人一定认为葡萄藤苦涩难咽
     请问 你是如何知道 葡萄藤对山羊是美味呢
     即便山羊能吃很多葡萄藤 也不足以证明葡萄藤对山羊是美味呀
     顶多证明葡萄藤比杂草更美味而已  
     葡萄藤对人类来说却苦涩难咽 请问 你一生能见到多少人类
     很多人你根本见不到 怎么能说葡萄藤对人类来说苦涩难咽呢
     即便葡萄藤是苦涩 但杂草是更苦涩的
     在只有葡萄藤与杂草的情况下 还是葡萄藤美味
     所以说 一部分山羊和一部分人类都认为葡萄藤美味 或都认为葡萄藤苦涩 是完全可能的
     但不论对人还是羊 葡萄藤一定优于杂草 杂草一定优于无法吃的石头
     不同的生物 尽管机体结构不同 对同一对象也可以产生相同的感觉和表象

②在同一种生物内,人与人之间在体质和心灵方面也存在差异,因而对事物的感觉也会有区别。例如,毒人参是有毒的,然而有些人能够重重地服下一剂毒人参而不受损害。
破解 人与人之间在体质和心灵方面之以会有差别 是因为有的人的身体 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
     正是因为身体足够强壮 所以服下一剂毒人参而不受损害。
     而毒人参沒有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 只要毒人参的量变 追平或超过 人身体的量变
     就没有毒人参药不倒的人
     吃十个包子才能饱
     即不能因为第一个包子没让人饱 就说包子不能让人饱
     也不能因为刚好第十个包子让人饱了 就说只有第十个包子能让人饱
     
     所以不是事物让人的感觉出现差异 而是某些人错误分析了自己的感觉

③同一个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在构造上也有差异,它们对同一个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印象。例如,同一幅油画,看起来有的地方是凸起的,而用手摸起来则感觉它到是平的。

破解 吃十个包子才能饱
     即不能因为第一个包子没让人饱 就说包子不能让人饱
     也不能因为刚好第十个包子让人饱了 就说只有第十个包子能让人饱
     油画看起来凸起的地方 并不是油画有意显出凸起的 而是你认为其是突起的
     油画和油画所表现的内容同时在你的眼里 当你知其为油画 就应知其必不能突起
     是你自已有意忽略了油画 只观注油画所表现的内容 并不是你的眼睛没告诉你其为油画
     是你自已分不清油画所表现的内容与现实的界限 你不能怪眼睛呀
     你玩魔兽世界杀了真人 你不能怪魔兽世界呀 也不能怪玩了魔兽世界呀
     你只能怪你自已无法区别魔兽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
     所以感觉器官的感觉是没有问题 而某些人对于感觉的分析判断是错误的

④同一个人因身体内部和精神的不同状况和所处的不同环境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印象。例如,在健康和疾病时,在高兴和悲哀时,在憎恨和喜爱时,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破解 与事实完全不符
     请问 你一生能见到多少人类
     很多人你根本见不到 怎么能说他们一定判断不同呢
     事实上很多人就是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 所以才会有 冷酷无情 这个词
     所以 在高兴和悲哀时,在憎恨和喜爱时,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与事实完全不符
     而 健康和疾病 与 高兴和悲哀 憎恨和喜爱 是性质不同的一组词
     高兴和悲哀 憎恨和喜爱 是理智有可能控制的
     健康和疾病 是控制理智的 当疾病达到了某种程度 必然无法理智
  
     所以疾病的后果是必无法做出判断 不是作出了不同的判断
     如果将精神病患者 在发病时的胡说与健康时的判断做对比
     那只能说明进行这种对比的人也是精神病患者

⑤同一事物从不同的位置、距离和地点来看,结果是不同的。例如,灯笼里的火在太阳光下很暗,在黑暗中却很亮。一座山峰在远处看云雾缭绕,平平正正,到近处看却是犬牙交错,层峦叠峰

破解   一根筷子 如果有一部分放在水中 就好像是折断了
       似乎是感觉真的错了
       可是 你的眼睛里不仅有看似折断的筷子 也有水呀
       为什么你就只注意筷子 没注意到水呢
       如果眼睛现示不了水 那是感觉的问题
       如果眼睛现示了水 而你沒分析到 那是你自已意识的闵题
       灯笼里的火在太阳光下很暗 是因为阳光干扰
       火光 阳光 都进了你的眼 你自已不会分析 排除干扰 岂能怪眼睛错了
       山峰在远处平平正正 是因为距离的量变产生了质变的干扰
       山峰与距离的干扰 都进了你的眼 你自已不会分析 排除干扰 岂能怪眼睛错了
       所以眼并没有错 恰恰是太尽责了 连干扰都反应 是你自已太笨 不会分析

⑥事物之间都是混合的,混合的东西不同,会产生不同感觉。例如,紫色在阳光下、月光下和烛光下呈现出来的色泽是有差别的。
破解  请问 难道只有混合后的东西进了你的眼吗
      在阳光下 阳光下的紫色必进了你的眼 但纯阳光也进了你的眼
      在月光下 月光下的紫色必进了你的眼 但纯月光也进了你的眼
      在烛光下 烛光下的紫色必进了你的眼 但纯烛光也进了你的眼
      为什么你看到了不同的紫色 却不能排除 阳光 月光 烛光 的影响呢
      所以眼并没有错 恰恰是太尽责了 连干扰都反应 是你自已太笨 不会分析
      纯白光可以反射一切色光 所以阳光下的紫色可以做为紫色的标准

⑦一切事物都随数量和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差异。羊角是黑的,刮下来的羊角屑却是白的。冰是透明的,压碎后堆在一起则是不透明的。
破解  大部分事物本就是能 以量变发生质变 的
      但 量变发生质变 作为一个事物 是不变的
      量变发生质变 作为一个命题 它怎么量变呢 它如果也能变 不就自相矛盾丁吗

      所以真正正确的认为一定是不变的
      所以 大部分事物都随数量和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差异
      大部分事物都能以 量变发生质变 才是正确的 不是一切


⑧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如左是相对右而言的,如果其他事物的位置变化了,原来在右方的事物就会不再处于右方。同样,大与小、上与下也是如此。

破解  请问 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 是不是也是相对而言呢
      如果 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 也是相对的 其他事物还怎么相对
      所以 大部分或者很多事物都是相对的  才是完整正确的认识
     

⑨由于事物的罕见或常见,也会改变对事物的判断如,经常碰到地震的人会觉得地震平淡无奇。
破解  除了 平淡无奇 是感觉到的  罕见或常见 就感觉不到 认识不到吗
      既然干扰可以被认识到 你分析判断之时 为什么不排除干扰呢
      判断的差异是你不会判断引起的 不是认识没有确定性引起的

⑩由于习俗、法律、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结论。如,一个人跟自己的女儿结婚,波斯人会觉得这是十分自然的事,而希腊人却认为这是极不合法的。
   
   
破解  既然你已认识到习俗、法律、信仰和学说会成为干扰
      那么在做判断时 考虑或排除它们呀
     如果你已笨到无法考虑或排除它们 那也只是你个人或一部分人的问题


阿格里帕的五个论证

①以观点的分歧为根据。无论在普通人中间还是在哲学家中间,都会对显现出来的现象引起难以解决的分歧。
破解  请问观点的分歧从何而来
      其原因一定是世界不可认识吗
      其原因就一定不是某些人太笨 所以无法正确认识世界吗
      至少可能性各占五成吧

②以证明的无穷后退为根据。用来证明一个所研究事物的证据自身也需要证明,而这个证明又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明,这样下去,直至无穷。
破解 在这有一个陷阱 他强追所有人承认证明是无穷后退的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证明是有尽头的 因为人的思维能力是有差异的
     用叙本华的话说 人可以做自已想做的 但不能想自已想要想的
     比如一道题 你可以试着去解答 但你未必能解答正确 因为你可能根本想不到怎样正确

     同样的 如果有两个人可以不吃不喝不睡 寿命无限的反复证明
     其中必有一人的思维能力会先耗尽 思维能力毕竟有极限
     因为其能想到的方法已经全都用尽 没话说了 但问题却还没证死
     那么他就自然理屈词穷了 也许他可能心不服 但只能口服 口服就够丁
     论证不仅是探索真理 更是论证者自身思维能力的终极对决
     论证胜的 不一定就掌握了真理 但至少一定比败的更接近真理 而且肯定比败的聪明
     跟聪明人总比跟笨人好
     所以 B胜A 就跟B C胜B就跟C D胜C就跟D
     人的思维有极限 证明不会无穷尽


③以相对性为根据。一个对象只有在和判断的主体及其伴随的知觉相关联中,才能显现给判断的主体。至于它的本性是什么,我们无法判断

破解  这个题目看似无解 但其实他隐藏了一个前提 使对方默认这个前提存在
      即对象存在不可认识的本性 而这个本性到底存不存在是不可证的
      如果所谓本性本就没有 当然就不可能认识了
      这样这个问题就变成了
      因为对象本有不可能认识的本性 所以知觉无法认识
      因为知觉无法认识 所以对象本有不可能认识的本性
      的循环论证
      这样 知觉无法认识世界 就成了 不需自证的天然证明
      但是其他命题也可以通过 循环论证成为天然证明 怎么办
      于是在论讨其他命题时 怀疑论不讨论问题本身 而讨论问题的可能
      即 知觉存在错误的可能 所以知觉没有没错的可能 故知觉一定无法认识清楚
      由于讨论的是可能 可能本就是各占五成的 所以可能是无法用循环论证自证的
      这样怀疑论就必对了
      而这是用双重标准达到的 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怀疑论可以循环论证 其他命题不行
     
      二 怀疑论无需自证 其他命题无法自证 且只能被怀疑论证
        
      三 怀疑论只证其他命题的可能 怀疑论自已旳可能不可被证 你证就说你乞题
     所以这个所谓的相对性根本是以偏概全 双重标准的产物

④以假设为根据。为了避免无穷后退的论证,人们便把某个事物作为出发点。这个作为出发点的事物并不是通过论证建立起来的,而是武断确立的假设。

破解 请问 怀疑不是假设猜测吗
     所谓 不可认识的本性 不就是假设出本的吗
     明明自已就是最大的假设 却说别人不能假设 这是何等无耻
     再说 武断确立的假设 必不能自圆其说  比如怀疑论

⑤以循环论证为根据。在论证时,有时会出现用来证明所研究对象的事物自身却要求对象来证实的情况。
     
破解 很多事物本就存在辩证性或相对性 当然要循环论证
     
     不过像怀疑论这种只需自己循环论证 不让别人循环论证 还真奇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