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487 1
2013-11-08

     放眼世界,由于各国的经济水平、地缘政治关系和资源结构不尽相同,产生了多种天然气批发定价模式。

    根据国际气体联盟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存在七种主流的天然气批发模式。其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包括美国的“气对气竞争法”和欧洲、韩、日的“油价挂钩法”;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如土库曼斯坦国内部分地区的全民免费用气和前苏联国家的政策气。一定程度上,天然气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与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图表1:世界主流天然气定价模式



    我国基于能源战略和天然气利用能力等因素,曾经数度调整天然气的定价政策。伴随国家经济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提升,曾经历过低气价、政治干预定价、成本加成法和试点净回值法几个历史时期。总体来看,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升。


    图表2:中国历史上各次天然气定价政策



    国家发改委在6月28日推出的调价政策,其前提如下:


    1、调价针对非居民用气和居民增量气;


    2、天然气定价由出厂环节调整为省门站环节;


    3、天然气价格分为存量气价和增量气价;


    4、存量气小幅上调,增量气与可替代能源接轨。存、增价差在2015年调整完毕。


    在上述前提之下,政策的细节为。非居民存量气省门站价上调约0.4元/立方米;增量气价格与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价格接轨,按照60:40权重确定省门站价。


    按照发改委制定的分配比例,2013年增量气约为110亿立方米,存量气约为1120亿立方米,存量气相当于2013年全部天然气使用量的91%。根据此次涨价政策,存量气加价幅度远远小于增量气,各省门站价差基本在35%以上,新疆、陕西等省份的价差甚至在60%左右。巨大的存、增价差存在,使得价格收拢成为提升天然气价格的核心。


    另一方面,居民用气占全部天然气使用量比重维持在20%-30%之间,发改委预计2013年居民用气占比为25%。基本可以认定,决定天然气价改成败的主要是非居民用气部分。增、存气差价在2015年底前全部调整完毕后,就基本可以认定天然气定价实现了市场化。


    根据中石油专家预计,由于价格并轨与地方ZF的利益诉求存在分歧,发改委设定的2015年目标较难实现,天然气价格接轨耗时会比较长。2016年-2018年间前完成接轨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无论如何,存、增气价将实现并轨是不争的事实。


    图表3:中国居民用气占比较小



    图表4:存量气总量较小



    发改委并不会等待非居民增、存气价统一后,才进行下阶段价改,此次天然气调价即是发改委的一次尝试,完成成本传导较为顺畅的非居民用气后,居民存量气价格调整将在合适的时机推出。


    根据发改委答记者问时的相关表态,2013年增量气预计为110亿立方米,存量气约1120亿立方米。据此测算,2012年民用气约315亿立方米,占比约13.9%。民用气部分暂不调整,非民用气部分存量气部分上调约0.4元/立方米(化肥用气0.25元/立方米),增量气实现与燃料油、液化石油气(权重60:40)比价定价,存量气部分在2015年调整到位。这意味着每年约有超过300亿立方米的存量气和120亿立方米的新增气采用与可再生能源价格挂钩的方式定价,至2015年超过76%的非居民气将采用门站价格的市场化定价方式。


    图表5:各省存量气和增量气指导价(元/立方米)



    除已经进行“净值回归法”试点的广东、广西两省以外,全国各省市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之间价差普遍在40%左右,其中如新疆、陕西、甘肃、青海等地价差超过50%。根据此次方案在“十二五”末期,逐步完成存量气定价改革的要求,我们预期未来3年内,天然气价格将持续快速上涨。


    以此次公布的各省门站价格存量气、增量气的平均价差40%以上、2013-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复合增速约13-15%为基础测算,保守预计未来3年天然气平均价格复合上涨幅度超过15%。其中新疆、陕西、甘肃等地,其天然气气价复合增速则将超过2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8 16:19:23
分析得不错,要是再把现行价格都标示出来就更好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