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由于美国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加之美国人注重生活质量的文化传统,美国床上用品行业历来展示出健康的营收增长。根据国际睡眠产品协会估计,床上用品行业的销售额从1984年到200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3%,其中产品数量和平均销售价格的增长率分别为2.6%、3.6%,并且在此期间,仅在2001年出现了行业收入下降的情况,整体上展现出消费品良好的成长性。
床垫作为床上用品主要组成部分,美国床垫行业同样具备良好的成长属性,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床垫行业仅在2000年科技股泡沫以及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出现过销售下滑。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数据,1997年美国床垫行业总出货量为38.4亿美元,至2012年行业总出货量已增长至68.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0%,高于同期GDP2.18%的复合增长率,而接近人均可支配收入3.72%的复合增长率。即使在行业成熟度最高的美国,床垫行业仍可以取得高于GDP的增速。
图1:1997年至2012年行业美国床垫行业销售额

图2:在行业成熟度最高的美国,床垫行业仍可以取年复合增长率为3.90%得高于GDP的增速。

美国的床垫行业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早在十九世纪后期,丝涟(Sealy)、席梦思(Simmons)等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床垫品牌的雏形就已经在美国诞生,其后得益于两家公司将床垫设计与人体工学、睡眠科学等结合以及不断的改良,配合美国战后人均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其床垫销量剧增,快速发展成为美国床垫业两大龙头。而近20年来,舒达(Serta)、泰普尔(Tempur-Pedic)以及SelectComfort等后起之秀凭借技术革新和成功的营销宣传发展迅速,对传统两大品牌形成剧烈冲击。
近5年是美国床垫业的强强整合期,08年金融危机,席梦思被控股舒达的阿瑞斯资产管理公司与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会收购,与舒达成为同一控制下的品牌集团;12年丝涟接受泰普尔的收购,合并后公司整体更名为泰普尔丝涟国际公司。至此,美国床垫行业形成“席梦思+舒达”、“丝涟+泰普尔”的两大品牌集团,12年市占率超过60%,是美国床上用品领域中行业集中度最高的子行业。
图3:2011年美国前5大品牌床垫出货量占比接近70%

随着床垫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不少新材料进入生产商视野,加上消费者对床垫的附加功能和环保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专业床垫被研发出来并得到迅速的推广。专业床垫所包含的支持系统与传统内臵弹簧床垫不同,种类包括记忆海绵床垫、乳胶床垫和新型空气床垫等。专业床垫能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舒适度,有的还具有医疗效能以及环保特性,因而拥有越来越高的人气。近年来专业床垫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传统的弹簧床垫。2011年,专业床垫的销售额同比上涨29.5%,而弹簧床垫仅增长2.6%;2012年二者增长率分别为20.6%、10.3%。与此同时,专业床垫的份额也从2010年的25.2%上升到2011年的29.4%、2012年的32.3%。
作为美国专业床垫市场领导者,成立于1991年的泰普尔(Tempur-Pedic)的成长历程充分说明了专业床垫这一细分行业的巨大潜力。经过短短20年左右的发展,主营记忆海绵床垫的泰普尔已经在美国整个床垫行业中占据超过10%的市场份额。作为专业床垫领先者,泰普尔的成长十分迅猛,2000年销售收入仅1.62亿美元,2012年已达到14.0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9.71%,远远高于行业同期增速。
图4:泰普尔2000至2012年收入复合增长19.71%

图5:泰普尔十分重视研发,研发支出逐年提高

美国床垫行业进入成熟期后,龙头品牌的毛利率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丝涟、席梦思等普通床垫企业的毛利率通常保持在40%以上,而即使是席梦思在破产阶段毛利率也达到38%以上;泰普尔、SelectComfort等专业床垫生产商的毛利率则更高,正常情况也已达到50%以上。
美国床垫龙头长期持续的高毛利率得益于以下三大方面。首先,采购成本低。当行业趋向集中之后,龙头企业对上游原材料企业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有助于压低原材料成本。其次,规模优势。床垫属于相对标准化的产品,龙头企业可以采用一体化的生产方式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期间费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龙头品牌拥有品牌溢价。龙头企业通过品牌建设和渠道扩张,提高自身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拥有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力。
图6:近10年来美国床垫龙头品牌保持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