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334 12
2013-11-08
一学期40学分,本科期间累计修读涉及27个院系的170多门、超过400学分的课程,研究生阶段先后拿下或者即将拿下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中文、英语语言文学等多个学士学位。他就是被称作“北大学分第一人”的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魏然。


你看见蝴蝶眨眼睛了么?

        似乎在每张集体照上,魏然都“赶巧”站在队伍的最边上。于是,08年的夏天,信科智能系04级本科生们穿好了学士服在百讲广场上准备照相时,魏然的三位室友十分仗义地依次站在了他的外侧。本以为这次他终于可以稍稍靠近队伍的核心了,摄影师却在“咔”一声之后从照相机后露出脸来向着室友们招了招手:“那三位同学,站到前排去!”最终,魏然没能“逃脱”靠边的“宿命”。
        “我喜欢做这样的小角色,喜欢这样仰望着大集体。”魏然说,他享受着这样“基层的位置”。在报社里,他做过记者团副团长、做过一组的责编,都不居于主导地位;在支教队伍中,他先后三次担任队医,不曾做领队。“做朴素的事情,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状态。”
        这样的态度来自于魏然对个人谦卑渺小的认识,也是由于他“快乐的阈值很低,能为各种事情而感到开心”。对于魏然来说,总有崭新的事情在等待他。这样缤纷的生活开始于他大三的那一年。
        那一年,医学部临床专业的解剖学老师肯定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课堂上多了一位“不速之客”。他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和手套,像普通学生一样毫不慌乱地站在操作台边,甚至还热情地帮同组的同学捧着一叶肺。事实上这个定额十人的小组恰好只有九人,正是魏然响应了同学的“招募”来凑了个数。“很紧张,毕竟面对尸体可以算得上是人生中一件大事,”魏然顿了顿,“但不惊悚。”在手术台前,魏然重新树立了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
        “要用一份生活体验多种人生!”这是他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十点前穿着中文系系衫,在当代文学课堂上思索文学现代性,十点后在地空学院的古生物实验室修复鱼类化石,下午又在只有六个人的油画课上画卡通人物、顺手把沾到的油彩擦在已经花花绿绿的牛仔裤上。在魏然从一到十二节都满满当当的课程中,几乎出现了闪回,“换了一个教室就好像换了一个世界。不知道赫敏在使用时间转换器时会不会有这种感觉?”
        “每接触一个新的学科,我膨胀的好奇和扑面而来的陌生相碰撞,更产生出无比的快感。”魏然说,为什么使自己快乐的元素能够这样广泛?因为他的喜好不会在真正触碰一件事之前被别人的评价提前决定,“只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剔除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有人说阿语是世界上最难的小语种,那我可一定要去听一听它到底啥样!然后我发现,果然不是人学的。”
        曾经,魏然在同一天在三个专业的课堂上都听到“社会契约”的概念。“同一个概念居然可以从这么多的领域进行各有侧重的解释。”他忽然觉得,之前的自己就像站在平地上穿梭在燕园之中,路过一栋栋学院大楼,却只看到了外表;而在通过不同专业的代表性课程去进入一个领域之后,他开始从高度上有了提升,最后终于可以俯视这一栋栋大楼,在自己的脑海中融合成美丽的地图。
        读书越厚,越觉自己单薄。因此,魏然对任何人与事都保持着请教的心态和谨慎的态度,学会为自己的论点加上范围和前提;他也因而认识到了自己在整个世界面前的渺小——所以,他愿意做小事情、朴素的事情——他也会为小事情而快乐。
        “这真是一个让人上瘾的过程。”魏然说道。

我看到星星落在你怀里

        事实上,九年前通过保送刚刚来到这个园子里的魏然从来没想过,九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他最初的愿望,是在自己的专业信息科学技术之中有所建树。只是,敲代码、泡实验室、刷数学刷物理。魏然披星戴月却始终跟不上大牛们的步伐,在燕园这座围城中痛苦和迷惘纷至沓来。
        “最初是为什么开始呢?我想,是为了寻找意义。”
        魏然为了写程序刷夜时,“我看到有人在看社会学,有人在读古文献,我很羡慕!”似乎每一个新的领域都闪烁着星芒,落在别人的书本上。对其他学科的逐渐深入让魏然发现,“生活不是代码,不只有0和1”,生活应该有更多的可能。于是他调整,将大学生活的重心从与自己“八字不合”的信科的繁重课业中解放出来,开始尝试体验“从一开始被错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他疯狂地选修通选课、跨院系选修专业课,成为了近些年来“北大学分第一人”。
        对于本专业的不喜爱促使他尝试走进另外的殿堂,而新的乐趣也使他更加认清了自己与信科的不合适。“如果一定要说一样讨厌的东西,那就是信科;可如果没有信科虐我千百遍,现在的我可能也会是无数码农之一吧。”魏然的脸上满是释然,不再有他描述的那种羡慕和厌恶,因为他早已把那些星光尽数收入怀中而没有受到太多的的禁锢,“过去不能改变,但认识可以改。”
        而在学习之外,魏然给自己的生活找到了新的重心。本科结束的暑假,他遇上了奥运会。尽管这并不是他的第一次志愿服务经历,却可以用28天连续上岗作为辉煌开端。
        之后,他在短道速滑世界杯赛上参与过救治伤员,在山西贫困地区支教过七所中小学,在512地震一周年赴川探望过灾区等等,服务项目“超过80项,累计3000多小时”。
        夜空洒满了星星,但几颗会落地?魏然的突出表现,使得各种荣誉称号接踵而至,直至“北大学子年度之星”达到顶峰。然而,就在颁奖前几天,他因过度疲惫而出现了心绞痛的症状。漫天星辰,谁能尽数采撷?他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够了?

要对得起,要抓紧你

        魏然知道,自己所获荣誉实至名归,尽管自己并没有太特别,但一直在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每个人都有一种铭刻生命印记的方式,我选择用挑战极限来点缀人生。”
        曾在一门新传的专业课上,老师布置了一篇论文,而“中英文皆可”这样的要求被大多数同学当做了一句玩笑:又没有留学生。而魏然却决定尝试一把。他认真地写了一篇中文论文,接下来学习各种专业词汇、地道表达,又花了四天时间用英语重写。全部完成已是华灯初上时,他匆匆穿过茫茫大雪,却被七点锁门的新传楼拒之门外。最终看门的大爷被感动,特意开门让他把论文塞进了老师的信箱。
        而在参与爱心万里行前去支教的队伍中,魏然作为队医,将五十多种药品的百度百科一条一条详细读了下来,根据有效成分精挑细选,为同伴们准备了小药箱。“要让大家安心。”魏然笑着说,“至少药品不会相互反应,我心里也踏实。”
        这就是魏然一直强调的,要给自己涉足的每个学科一个交代,要对得起志愿服务或是每一个活动,让自己在回忆的时候能够坦然。“我做到的是自己主观上的极致,让过程完美,不太在乎结局,”他顿了顿,“但是结局一般是不会差的。”
        只是身体的不适让他意识到,自己需要从疯狂的状况里收敛收敛了。“或许,凭精力挥洒青春的路走到了尽头,为生活所做的加法便止步于此了,接下来的日子应该换做减法,将时光雕刻的更加精致,掠过已知,去未知的领域探险。”魏然说,自此,他开始学着知足:毕竟,他的大学,几乎尝试了所有值得一试的事情。

        “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保持对科学的敬畏,保持对生命的尊重,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保持对美好的追求。”魏然说,这“五个保持”,对“不知道的事”的不断探求,会给自己长久的生命力和满足感,足够自己去做精神上的贵族。
        采访结束,已是凌晨三点,夜空中星光迷烁。“你看见蝴蝶眨眼睛了么?我看到星星落在你怀里。”这样一条状态出现在魏然的人人主页上。被隐藏的句子是什么呢?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12 19:00:53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4 20:54:44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4 22:18:02
好好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4 22:32:45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5 11:58:2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