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提高消费税,而后提供巨额国家投资,感觉就是多费手续,可是细想由于刚性税收与柔性的ZF投资,可能造成对日本经济的实质伤害! 日本难道不知道?
欧洲央行(ECB)于周四(11月7日)将政策利率水平下调到了0.25%的超低水平,并试图以此来阻止通胀率进一步下滑进入危险区间,从而能够继续支持欧元区的经济复苏,而业内各界也对此决定感到欣喜不已。
然而,周五黯淡的法国工业产值数据,以及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之举却显示,欧洲央行的举动在欧元区经济仍面临的巨大阻碍之下是多么微不足道。
欧洲央行下调利率的举动确实有些出乎市场意料,用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Mario Draghi)的话说,目前欧元区可能经历长期的低通胀。但他否认欧元区有滑入通缩螺旋的风险。但其他人则远没那么确定。虽然欧元区此前饱受打击的经济体出现一些复苏迹象,尤其是在西班牙,但远远达不到能摆脱危机的程度。欧元区整体失业率仍然处于纪录高位,增长也依然乏力。
而最近以来法国的工业生产数据则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的疲弱状况。该国9月份工业产值下降0.5%,此前的预期为上升0.1%。同时,最近的企业和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也偏向黯淡,表明情况好转仍然不太可能实现。评级机构标普也注意到了这些情况,并因此将法国主权评级下调一级,至AA级,理由是法国经济疲软。
是什么造成了法国的问题?与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都不一样,法国并不能声称他们遭到了市场攻击德国和法国国债的息差基本上仍然较低,目前在0.6个百分点左右。此外,尽管欧元对于意大利或西班牙经济来说过于强势,但对法国经济而言,欧元的价值差不多保持了1998年的水平。法国的竞争力无增无减。
标普因而提出了另一个理由,即法国的税率过高。此前,法国决定恪守与经济相应的ZF规模,并决意将赤字削减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限定的GDP的3%以内,这导致税率飙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法国赤字水平今年为4%,明年为3.5%,2015年为2.8%。在如此的财政压力之下,去年法国税收剧增了300亿欧元。
这种状况反过来阻碍了经济增长。相比之下,西班牙的赤字目标有所倒退(其赤字水平预计今年将达到GDP的6.7%,明年为5.8%),这一状况却刺激了经济的复苏。
但无论这些紧迫的问题如何解决,法国的长期前景可能要好于其他欧元区国家,因为法国的人口状况较好。意大利和德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已经接近日本,而法国人口是欧元区最年轻的之一。如果像一些经济学家所怀疑的那样,日本“失落的年代”主要是由于日渐老龄化的人口所造成,欧洲的这种情况就很重要了。
而基于上述原因分析,欧元区小幅削减利率的举措对于改变长期人口状况几乎无能为力,尽管这一举措似乎暂时起到了止疼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