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8323 9
2013-11-09
既然投资增加了,那么is曲线就应该向右移动啊。。。。。还有,一直没搞明白多部门经济中,哪些变量是内生的,哪些事外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1-9 13:28:58
你可以按照一个特定的可能来直观理解,比如,储蓄增加源于消费意愿减少,于是IS左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9 16:26:35
博雅人 发表于 2013-11-9 13:28
你可以按照一个特定的可能来直观理解,比如,储蓄增加源于消费意愿减少,于是IS左移
正确的理解是怎么样的呢?被这个问题困扰很久了,一直很怀疑S=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1 17:09:21
正确的也是这个,储蓄移动是消费者整体储蓄意愿的变化,也就是储蓄曲线移动,这个变化等同于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反向变动。投资跟消费是两回事,投资代表企业的行为。这种储蓄变动肯定不会反应到投资变动上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2 17:51:30
博雅人 发表于 2013-11-11 17:09
正确的也是这个,储蓄移动是消费者整体储蓄意愿的变化,也就是储蓄曲线移动,这个变化等同于消费者消费意愿 ...
恩,您的意思我明白。。。那您能否解释下为什么平时都说 i=s 啊?还说这是个恒等式~~那明显在逻辑上投资的变化与储蓄的变化不符合这个等式的呀

之前有一种解释是居民的储蓄通过金融市场转化成了投资,用这个角度理解的话储蓄又必然与投资相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4 22:32:45
先说非均衡时,那你的“储蓄增加”就应该理解为最终结果,那根据S=I恒等式,投资确实是增加的;
再说均衡时,你是指IS曲线移动前的储蓄增加,那就应该理解成初始储蓄增加,它是对原本均衡状态的一个扰动,Y不变下S0增加C0减少,带来Y成倍的减少,然而最终的储蓄却为不变(若投资未变的话)
建议你用数字的例子来验证一下便可发现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