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岗位竞争劳动价值理论,社会必要劳动就是岗位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岗位劳动时间,就是坐班时间。为什么坐班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为坐班时间是通过岗位竞争形成的社会劳动时间,岗位竞争机制排除了偷懒时间,挤出了劳动时间的泡沫。
如果规定每天坐班时间是8小时,那么每天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8小时,每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0小时,每月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60小时,每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920小时。如果60年退休,那么一个人一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115200小时。
不坐班的上班者,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参照坐班的上班者的劳动时间,即不坐班的上班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上班者的坐班时间,由于他沒有实际坐班,所以他的坐班时间是虚拟的坐班时间。不坐班的上班者的工资按照其虚拟的坐班时间开支,即和坐班的上班者开一样多的工资。
当生产力极大发展时,岗位劳动时间缩短到极少甚至到0,人们就被彻底解放了,届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趋向于0了,人的全部劳动时间都是自由劳动时间了。人既是劳动的,又是自由的,是自由与劳动统一体。
在私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岗位劳动时间以雇佣劳动形式存在。在雇佣劳动生产方式下,受私人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支配,不仅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不能实行按劳分配,就是在劳动者之间也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
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马克思没有看到岗位劳动这个范畴,没有提出岗位劳动这个概念。没有看到雇佣劳动是岗位劳动的特殊存在形式。马克思没有把两者区别开,他的雇佣劳动理论不仅使他自己而且也使后人遮蔽了岗位劳动这个客观存在。现在到了创立岗位劳动理论,并且以岗位劳动理论代替雇佣劳动理论的时候了。——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