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投资与财富管理编辑 冯涛 2013-11-19 (
www.ftchinese.com)
进入三季度财报披露高峰期的中概股并未让市场失望,上周新浪业绩利好,引发了华尔街对中国公司的追捧。而在上周五公布的中共三中全会《决定》超预期的提振下,中概股继续集聚投资者眼球。与此同时,近期多家中国内地企业赴美挂牌上市,且上市后股价表现不俗。显然,上月浑水公司攻击网秦事件,并没有对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造成巨大影响,海外投资者仍收获着中国优质企业资源的投资机会。
进入第四季度,经历过为期两年的清理后,中概股公司赴美上市浪潮已呈现卷土重来之势。新浪2013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新浪应占净利润为254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7%。高盛、德银、花旗等知名投行维持新浪股票“买入”评级,并纷纷将其目标股价上调。同时,最新两只中概股新军上市后纷纷走出亮丽上涨行情。58同城当前价位较17美元的IPO价涨幅已经超110%,去哪儿较IPO价涨幅也接近100%。
那么为何很多优质的中国企业纷纷选择境外上市?让海外投资者享受中国优质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这是个值得各方反思的问题。
长久以来的现实是中国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被高度行政化。中国股市背负着融资政绩、将市场规模做大的任务,要为国有大型企业筹措资金。且不说民营企业很难争取到上市机会,很多国有中小企业也难被“照顾”到。上市审批制将股市供给牢牢掌握在监管者手中,监管者不仅决定哪些企业可以以及何时上市,同时也通过暂停或重启IPO,达到调控市场目的。
近些年中国大量优质的互联网创新企业纷纷涌现,诸如腾讯、百度、新浪、搜狐等,它们无一例外的选择境外上市。最新消息,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筹备上市,但其在香港和美国两者间选择上市地,同时彩票网站“500万彩票网”也计划年底赴美上市。实则是中国的创新型优质企业在对过往中国ZF的过度行政干预用脚投票。
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后,中国ZF在资本市场改革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为市场所捕捉。《决定》中提到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终于将讨论已久的股票发行注册制首次列入到中央文件中,这不仅对中国资本市场影响重大,同时也将让中国投资者收获较以往更多的优质投资机会。
但在股市制度改革的同时,监管机制更应及时完善,尽快扭转中国股市“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这不仅需要来自监管机构的完善制度和日常例行监管,更需要来自市场的自发监管,而这个角色大多由做空机构承担,他们通过发现上市公司财报漏洞、数据造假等盈利的同时,也将这部分公司揪出水面,使其得到应有的处罚。两者相辅相成,这样才能使得留在股市中的公司整体质量上升。
此前一轮浑水做空行为中,新东方、分众传媒、展讯通信以及傅氏科普威都曾遭到浑水公司的指控,随着上述公司陆续做出回应后,它们的股价短期下跌后都逐步恢复正常。但嘉汉林业、多元环球水务、中国高速频道、绿诺科技就没有那么幸运,它们不是被交易所摘牌就是股票被注销。
总体而言,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两年以来的信心危机已大为缓解,新一轮中概股浪潮有望迎来。在中国公司赴海外上市的同时,也时刻提醒着中国监管者们需加快股市制度改革步伐,不应让中国股市继续错失创新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