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eyeren (alarm), 信区: Economics
标 题: 张维迎的管理三板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5 04:39:47 2007), 转信
张维迎的管理三板斧
一板斧,我上面有人
张维迎平常总是拿有后台,上面有人为自己撑腰作为自己的幌子,让大家看不清楚他倒
是有多大能量。不过这几年在院内的争斗,大家也基本上感觉到他确实是有后台,一般
认为闵维方是他的后台。同时他掌握着大量的钱,可以用钱把一些高官搞定。在学院里
开会也是用上面来压大家。搞得大家不敢反对他。
二板斧,以外制内
张维迎在学院内采取用海归对付土鳖,用非北大毕业的对付北大毕业的。这两招确实很
管用。在海归面前,张维迎以牛津博士,海归代言人自居。张维迎是西北大学毕业的,
而厉派势力主要是北大毕业的。张维迎重用非北大毕业的来打击厉派势力,看看陆正飞
,武常岐就是如此,徐信忠虽然是北大毕业的,但是海龟,和厉派没有什么关系,所以
重用徐。由于徐的学术水平比张维迎牛,因此张维迎又怕徐信忠做大。有高了一个蔡洪
滨做院长助理以制衡徐
三板斧;威逼利诱
张维迎在学院里是威逼利诱起用,不听他的话,就没有好果子吃。听了他的话,成了他
的人就能生存下去,分一杯羹。邹恒甫是张请的。张维迎想让邹成为自己人,早期对其
巴结逢迎。看到邹这个人比较直,不肯听他的,就使手脚先免去系主任后开除。杀鸡给
猴看。这次何志毅被免职也是如此。张维迎怕邹的学生龚六堂起来支持邹反他,就给他
成立了一个研究所,张任正,龚为副,后来又给了他系主任当。就把龚六堂给招安了,
不敢出来替他老师说话了。龚想做副院长,张又害怕他还站在邹恒甫一边,没让他当,
搞得龚很郁闷。
--------------------------------------------------------
致学院领导的信
我认为院里对我的免职处理和指责是不公平的。自我得知免职决定的第一天起,我就多
次向院领导要求给我一个讲话的机会,但始终没有得到答复。党的十七大报告说:“人
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
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
权、表达权、监督权。”
因此,我再一次正式向学院领导请求召集一次由全体教员参加的民主生活会,我愿意在
会上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关于何志毅问题的说明”进行必要的说明。我认为这是
我作为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赋予的公民的基本表达权利。
我在光华十年,为光华管理学院的发展付出心血,受到不公平对待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令我感到悲哀。
请领导答复。
何志
毅
2007-11-29
------------------------------------------------------------
何志毅给光华同事的信
光华各位同事:
张维迎在《南方周末》11月29号的长篇文稿发表后,对我造成了更大伤害,引起我家人
的极大担忧。我父母都80左右高龄,母亲重病在床,为了消除他们的恐慌,我飞回福州
安慰他们,与他们讲清事实,请他们相信北大会有公正。
回来后得知上周五院领导们分别召开了各个系的会议,宣读了关于对我处理的理由和过
程。我在此要求院领导将这份文件发我本人一份,我有权利得知院里对此事的解释和说
明。我至今没有得到院领导同意开会听我申诉的回答。据说院公共关系部还发了一封匿
名信给全体教师,但没有给我。
我不认为张维迎和院领导们对我和邹恒甫的处理是改革的需要(因为文章里把我们并列
,属于“没有基本职业道德”,“道德连他脚后跟都没有”的人。),我相信邹恒甫的
基本人品,我相信他有冤情,院里为什么不给他一个申述的机会?我不认为案例中心和
《北大商业评论》是需要激烈处理的事情。相反,院里很多重要的事和急需解决的矛盾
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解决。
我也不认为事件是由于院里引进了“60%的海外教员”引起的,而是院领导缺乏最基本
的领导力和最基础的沟通能力,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试问,现在光华有任何场合
能够让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吗?有多少教师觉得心情自由舒畅?教师们在院里有什么权
利?光华董事会在起什么作用?
张维迎在会议上说,他不需要理由就可以让任何系主任“就地趴下”,所有虚体研究机
构的负责人都由院里任免,可以因为工作需要而调整。那么请问我的北京大学贫困地区
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的职务准备何时免职?
本来我也可以像已经离开和正准备离开的教师那样选择默默的离开,但我的基本尊严已
经被践踏,名誉已经被损害,“士可杀不可辱”,我必须得到一个公正的结果,以对得
起我的十年光华生涯,对得起我全身心投入的案例中心和《北大商业评论》,对得起和
我一起为此事业艰苦工作的同事们,对得起我的亲人、朋友、师长和学生们。
我再一次请求院领导们组织召开一次全院教师大会让我就对我的指责进行说明。
光华
普通教师何志毅
20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