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说的,其实归结起来就只有一条:那就是我们学得其表,未得其里。
为什么海归工资高?因为大部分海归的确有过人之处。他们在国外几年的训练相对于国内同行而言,很多问题会看得更深入,思维模式也不同。这在他们独立开始做研究以后就会变得很容易。大家都看到很多名校博士在校期间都有很好的论文,但是一旦博士毕业,论文水平垂直下降。为什么呢?这就是独立性的问题。
另外,我们的经济学和经济管理学科都太重视技术。殊不知,所有的模型,计量都是要基于深厚的考虑的。我们要学到西方的数学和计量其实并不太难。但是若想学到真正的东西,比如数学背后的思想,idea产生的真正过程,这就不容易了。而这一点才是真正区分大牛和普通学者,甚至于不入流学者的根本标准。
至于什么都不懂,这个是制度和历史原因。我们其实发现,现在只要是受过严格西方经济学训练的年轻学生和老师,其水平都远在很多老教授之上。所以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年轻老师和老教授两派之争。这里面争夺的是什么?那就是利益。其实中国的经济学如果要真的发展,那就得请这些所谓官员和老教授先下马。
老师捞钱和学生科研。这个问题更复杂。表面上看,这是制度问题。但是深层次呢?首先就是如我上一点提到,很多老师可能都不懂学生做什么,那指导从和如来?另一个问题则是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不得不说,文革和改革开放摧毁了好几代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和荣辱标准。在女人和金钱面前,所谓的职业道德和各种底线已经一文不值。这是个社会问题,反映到学术界,就是官僚主义和老师捞钱等行为。
所以,楼主提到的都是表面问题。背后问题其实是制度,态度和能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