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9328 13
2004-10-30

Fama 1998年的一篇重要文章(不知本文是否在论坛中发布,但为了讨论方便,我附带上传)。

对不起,论坛上的一些把式俺还不灵,在下面又传了一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30 20:44: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4-10-30 19:55:00

在法玛的众多论文中,这似乎是极为普通的一篇,但却长期居于SSRN下载排名前列,引用率也颇高。究其原因在于这是一篇明确信念的旗帜性文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法玛等人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受到了来自行为金融理论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效市场假说旗帜下的众多信徒开始出现骚动,而且有些甚至怀疑和放弃,严重影响了该派对市场信念的发扬光大。在这种紧要关头,需要领袖人物出面澄清是非,拨乱反正。于是,法玛发表这篇重要的“南巡讲话”。

砝码针对的问题是长期收益异常现象。这一现象最早在DeBondt and Thaler (1985)的论文中得到详尽的分析。Thaler等人发现,在股票市场上成功人士往往是三五年后的失败者。他们把这一现象归于决策者对过去信息的过度反应,并用卡尼曼等人的行为决策理论加以说明。

如果长期收益异常得以成立,那么将对市场有效性假设形成直接的否定,因为后者并允许存在系统的偏差。对于这一冲击,法玛毫不犹豫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有效仍然是说明过度反应的有效方法。在这里,法玛使用了以其之矛对付其人之盾的手段,适时地回顾了对反应不足现象的研究。认为,一个有效的市场产生对信息反应过度的事件,也会产生低估的事件。如果异常在高估和低估中是随机的,那么异常仍然与市场有效性假说相一致。这就是说,如果把高估和低估看成一个样本事件,那么股票市场的零收益假设仍然成立。

其次,在法玛看来,有关长期收益异常的研究结论与研究者所使用的方法密切相关。在文章中,法玛举例说明了这些在选取样本和行为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结论是,大多数异常在改变方法后消失或者结论不显著。相反,用决策者相应于机会的选择却可以得到说明。

第三,行为理论没有可以替代有效使用假说的一般价格形成模型。法玛批评了现有研究中有关市场无效性的含糊表明,指出设定信息偏差过程的困难。结论是,复杂的设定不仅没有很好地说明高估和低估信息的过程,而且也并不比市场有效理论更具有解释力。

基于上面的分析,法玛向人们宣布市场有效性假设仍然是目前最好的理论,这一点并不会因为所谓长期收益异常现象而改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30 20:23:0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30 20:05:00
Fama vs. Thaler

Fama 65岁,Thaler 59岁,两人同属芝加哥商学院,且办公室在一层,但却是理论观点上的宿敌。

Fama

信奉在反应基本价值方面,市场高度有效。

对对手的评价:像泰勒这样的行为经济学家在2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

Thaler

认为个人的非理性决策会导致市场出现偏差。

对对手的评价:法玛是这个世界上惟一一个不认为纳斯达克2000年还没有泡沫的家伙。

摘自“华尔街杂志”,参考下面的内容:

http://www-news.uchicago.edu/citations/04/041018.gsb-wallstreet.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30 20:42:00
怎么没有传上,再试一次。
2065.zip
大小:(106.42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Market efficiency, long-term returns, and behavioral finance_Fama.pd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31 02:45:00

Thaler

认为个人的非理性决策会导致市场出现偏差。

对对手的评价:法玛是这个世界上惟一一个不认为纳斯达克2000年还没有泡沫的家伙。

_____ 法玛是唯一一个人?至少 prescott的观点值得重视吧.

Is the Stock Market Overvalued?

2070.rar
大小:(312.48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qr2442 Is the Stock Market Overvalued.pdf

ABSTRACT: The value of U.S. corporate equity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0 was close to 1.8 times U.S.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Some stockmarket analysts have argued that the market is overvalued at this level. We use a growth model with an explicit corporate sector and find that the market is correctly valued. In theory, the market value of equity plus debt liabilities should equal the value of productive assets plus debt assets. Since the net value of debt is currently low, the market value of equity should be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market value of productive assets. We find that the market value of productive assets, including bo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assets and assets used outside the country by U.S. subsidiaries, is currently about 1.8 times GNP, the same as the market value of equit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4-10-31 09:07:00

Fama98年的文章主要还是强调统计方法本身导致了行为异常的检验结果,关于这方面的争论已经有很多,现有的检验文献支持双方的都有。

但从理论上说,Fama并没有提出一个可以强有力争论的思路,和通常的理解一样,只是说行为经济学缺乏一个统一的像新古典框架的分析模型,这的确是行为经济学的一大弱点,但Fama也无法辩驳行为决策理论的一系列证据。

俺想起威廉姆森对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自我评价,TCE是经验上成功的故事,但缺乏一个精制的理论模型。

有两个困惑的地方:

1、早期Shlerfer等人是通过套利限制建模的,如果存在套利限制,那么可能是有限理性,也有可能是交易成本,如果是后者,那么可以统一在新古典模型。如果存在噪音交易者,那么就是行为模型。

2、这就引出第二点,如果是噪音交易者,那么是否承认其长期存在?由此想到宏观中长期和短期的综合。是否可以说有效市场假说是类似自然率的长期问题,而行为模型类似价格粘性的短期问题?

请Midi51和各位版主解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