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888 1
2013-12-05

胡延平:今天有两个本来,第一个本来是跟大家讲虚拟营销意识,我们DCCI每一年讲的东西都有点太早,在那个时间点上大家很反感,觉得太虚太远。很不幸在第二、第三年的时候,成为市场里面的核心关注点。虚拟增强意识还是有些早,今天不讲了。

  另外有一个本来,本来差点参加不了今天的活动。后来我知道这是MediaV和艾瑞合作,为了装一下,我说是不是不太方便,但是其实我们和艾瑞包括和杨总和阮总私下里都非常好。

  但是这两个本来,特别是第二个本来为什么最后没有发生呢?我最后一想作为互联网第三方,我们什么都可以回避,但是到今天为止数据、技术、产品,数据营销网络不仅是我们不能回避,反倒是我们应该以最大力量投入做的事情,这个也是近几年我们DCCI在互联网营销前沿做的探索方面的最多领域,也是跟大家有一个交流。

  行业里面的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很多,但是现在营销圈里的很多交流活动,在我们看来最接地气的是跟技术、数据、产品相关的,其他的一些基本上都是上流社会彼此之间的交际,或者是在云端的东西,也就是不知所云的东西。

  在2013年底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某一个公司是做营销的,但是我们又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没有数据。那么这个公司基本上就是我们讲的这种数据营销时代的比较虚的公司而已。近几天我也和大家聊过,无论是那个公司,面向数字化成功转型的有几个?或者是有没有?总之来讲,我的答案是没有的。但是这个公司依然在这个领域内还活的很好,控制着渠道,自我感觉还很良好。甚至在数据网络营销这个方面有什么概念呢?好像是他们带着,或者他们愿意的情况下才会带着MediaV之类的公司一起玩。他们在各种场合讲这些,包括讲转型、招聘团队,甚至做私有的DSP等等,但是迄今为止自己有所作为的,并且发挥很大作用的有没有?没有。

  营销产业的变化就是这么大,这么残酷,但是一波一波就这样来了。我们看到今天电商对搜索的超越已经若隐若现,营销对广告的革命已经接近于完成。大家其实已经不用讲搜索对品牌的超越,包括效果在市场里面占比的提升。甚至我们今天不用在讲,今天的互动营销很大程度是电商的天下,我们把阿里营销端加上百度电商剥离出来的话,这个市场的格局已经变了,天已经变了。

  我们看到一轮又一轮的变化远不止这些,甚至电商本身,无论是营销的布局还是自身业态的格局,还是说自己未来在用户、客户、网络中间的节点位置,都面临着被挑战,被别人重构、反向覆盖的可能。而且也不是可能,在2013年我们非常真切的感受到这一点。

  所以相关的数据,这个地方已经没有必要再讲了,我们今天从思路上探讨分享的是什么呢?

  所有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以关系重构、重新连接为基础的利益重构。这么一个重构是基于移动、电商和社交来发生的。发生的结果导致什么呢?导致电商商业营销成为互联网价值营销以外,最关键的是互联网的节点位置发生了偏移,最早的节点是门户,后来最重要的节点是搜索。包括后来大家讲的开放平台,在开放平台的阶段有社会化网络的开放平台等等,但是也有电子商务的开放平台,我们很难讲哪个平台是最重要的节点。但是我们要说的是这个节点一定有几个最基本的特征是最大的节点,最大的节点是什么?

  第一是用户和流量的枢纽,很自然的,不是获取的,是很自然发生的。当我们听到流量获取的时候已经说明有问题了?说明缺流量了,流量少或者流量的质量真正的利用率被挖掘出来。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已经在这个流的旁边或者以外,这个时间点我们只能讲获取流量。第一个特征是流量和用户来来去去的枢纽。

  第二个是它距离用户最近,它能够让用户一点发现、一点获取、一点交易、一点分享这个思维。就是说把相关的应用和服务通过整合以后,因为它是枢纽的节点,能在最自然的界面,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和用户交互,不是在后面的,甚至还得靠搜索获取流量,当你这样的时候,其实离互联网的第一营销平台比较远了。

  第三个特征是什么呢?就是拥有这种双向感知,感知交互的能力。我们讲在广告阶段的时候,我们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拟化的、大样本的,或者对用户的一种揣摩、调研、分析,基于这个我们产生很牛的创意,制造大量的曝光,通过大量的曝光去影响每一个人。

  但是实际上在这么一个阶段,感知每一个人比影响每一个人更重要,谁具有这样的感知能力?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程序化营销的一个关键。但是我们今天讲程序化营销一定不是程序化购买,一定不只是程序化投放,至少是程序化营销,下一步来讲是程序化的沟通。为什么?因为程序化的购买只是RTB,只是DSP的一环,不是终极意义上的管道,我们所能拥有70%覆盖或者每个月90%以上你能跟所有用户建立连接的网络管道基础。所以RTB有意义,但实际上也没意义。

  程序化投放是什么?比方说过去谷歌这些层面所做的事情,关键的关键做的不是投放,首先是感知及基于感知的交互。在当下谁具有感知能力?当然是能把神经原分布到皮肤表面细胞的这么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再两三年以前是什么?是广告网络。广告是半封闭的,出现了DSP我们知道它的效果不是那么高。DSP这个平台第一次成为了我们所讲的互联网营销的产品,大家注意看,在DSP以前有没有这种可以大规模的给到每一个品牌广告主,用到的营销的工具有没有?在局部有,整体上没有,这就是开放性、标准化、程序化,只有这个到一定程度,包括程序化的数据营销网络的数据库足够大以后,这种效率才会发挥出来,这个也是程序化营销为什么成为必然的一个原因。

  程序化营销到2013年的时候,在美国市场的占比已经是超过了三分之一,在中国很多人讲这些都是小公司,或者是营业额没有达到多少个亿的公司在炒做这些概念,一定有不少人这么认为。但是我想还有更明白的人,我们已经有一些公司通过一种非常时会的,非常实际的,非常务实的发展策略把自己的营业额做到了五个亿、八个亿、十个亿,但是连上市都不行,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公司有现在,但是没有未来。站在成宾效率的角度讲,它不拥有遍布到皮肤表面细胞的神经网络组织,这个神经网络组织是互联网也好,互动营销下一个阶段发展最有价值的一个管道。因为互联网的管道下一个阶段有四个:

  一个是数据网络,而且数据网络不仅仅是做营销。第二个是支付的部分,包括应用的分发等等。我们为什么讲这么一个管道不仅仅是用来做营销的呢?就像我们在三年以前讲这个管道不仅仅是用来做广告的。因为广告的思维还是一个钉子思维,我们手里有锤子,墙上有一个钉子被我们看到我们就会砸进去。

  数据网络是用来做效果的,CPC、CPS这种的。紧接着成为电商的神经系统,和成千上万的用户建立连接的关键。很快我们就会发现是营销而不是广告,是沟通而不是营销,这么一个网络,很快在一两年时间我们用它做什么?首先用来做感知,其次做连接。包括基于感知和连接我们跟每一个人真正的进行点对点的交互。这么一个交互的过程首先是沟通的过程,或者是我一定要它产生怎么样的一种过程,甚至是情感的一种分享,或者是情境化的交流。你给到它的东西通过这个网络都是它所需要的,感兴趣的,对它有帮助的,只是这个过程而已。

  这个过程怎么完成?绝不是我们传统的后面有四五千小姑娘培训,全部是标准化的语言去沟通,当然也需要她们这种,但是首先需要的是你能够每天面向上亿,甚至未来面向十亿的人进行程序化沟通的能力。程序化沟通就是我们所讲的这种增强意识,虚拟增强意识的这个部分。通过这么一个网络,跟所有人的意识在每个情境中产生吻合。虚拟增强现实是把现实投射到场景当中,场景投射到现实当中。但是数据网络所做的是每一个大家所关心的内容分享给他的这么一个过程,这就是我们所讲的OTG,没有数据网络就没有OTG,或者是未来得指向就是OTG,是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用户每天要接触这个,通过数据的算法无论是猜测还是感知也好,通过位置、社交自然界面以支付作为基础,在任何一个点位上,用户都可以感知和获取到他的喜欢。在任何一个位置上,数据网络又可以做到对用户的感知,这么一个梦想的实现在现在看来,百度、腾讯、阿里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很天然的是这么一个大的网络库。但是我们同样看好第三方的数据网络,尽管他们在流量的拥有上成本效率不是那么高,但是它的开放性是无法比拟和替代的。这么一种开放性一旦作为管道化的价值释放出来的时候,这样一种程序化的营销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广告的时候,它的价值是非常大的。

  这个过程一定只有在大数据的环境下才可以产生、可以进行。所以那些对大数据,包括对营销云等于各种各样的迷惑,或者是怀疑,或者天天想给这些东西泼冷水的同学们可以醒一醒了。我们讲的最后两个部分,一个是当营销成为沟通的连接,当数据的传感成为营销的基础的时候,这个业态会发生什么?这个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业态已经发展了变化,但是我们要讲的是什么?这么一个业态反映的只是现在甚至只是过去,辩驳的过程才广告到来。而且,未来所能够发生的,迄今为止我们只是看到冰山的一角。

  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在未来的营销生态里面,什么样的公司是具有生态统治力的,什么样的公司只能获取市场一定的份额和营业额,作为市场陪着别人玩的玩家继续玩下去?本来是想问这个问题的,但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我想我们前面讲的感知能力,以及距离用户最近,以及很天然的在云管端的生态里头,这样的公司最有可能。

  但是我们要说的是成不了生态里面最具有统治力的营销平台或者媒体没有关系,但是当媒体本身的流量价值变的不那么重要,库存的变现只能依赖别人的时候,媒体依然有些事情可做。去年到今年电商的流量问题比较突出,似乎成了一个天花板。但是我们所说的流量在未来是不值钱的,真正之前的是说两个东西:

  第一个东西就是你对用户的感知能力,以及对这种感知能力的变现能力,这是首当其冲的。

  其次是你有没有形成这种跟所有其他营销的平台工具对接起来,当然首先一个好处是你本身的资源变现能力,包括资源能力增强了,但是通过这个过程你本身的数据质量得到增强,这是一个相互增益的过程。这个相互增益的过程就是基于这种开放平台来实现的,这个实现的过程,去年、今年已经有大量发生在局部的,让大家看到了,看到的就是比如说阿里把自己的资源拿出来做一个DSP,包括新浪也做这些,包括腾讯的DSP这些等等,大家都帮助这些去实现,媒体也愿意做这些把我的资源和库存,把我自己卖不出去的质量不好的流量给到电商,或者给到其他人来用。

  所有这些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使得互联网的数据流量、资源、媒体等等以商务电商交易为节点,以社交支付等等为管道重新被连接起来。这个重新被连接起来的过程就使得过去咨询化的媒体相对来讲成本效率提升。

  所以我们讲互联网更替也好,三年河东三年河西以后,背后都是这些开放的外部性,使得那些孤岛流量越来越枯竭,而这种高度基于开放性广泛连接的,有外部性接触的,很自然是这里面的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数据质量非常高,第一个跟数据规模有关系,更和我们对数据本身的一个来源以及数据本身的一个感知能力有关系。

  说到这个方面,我们就来看在营销的过程里头,我们站在传感和技术的角度看营销,这个营销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包括我们页面的GS代码,排名前十的有一千多个。包括ID的量是44.6亿,硬件的量已经是11.7亿,包括SDK的代码数量是52亿等等。这些意味着什么呢?我们今天的英特网和互动营销已经是传感的互动网络,我们怎么把传感的部分用好?本身发生着什么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呢?基于硬传感、软传感,尤其是这样一种本身很天然的成本效率比较高,在外来的占比会有比较大的提升。具体到SDK、数据这些方面的传感、感知的能力比较我们就不展开说了。

  总之来讲,我们最后说的是离眼前最远的恰恰是离未来最近的,如果我们要看眼前就看眼前好了。如果我们想拥有未来,在互联网领域一定要大胆往前走,要做创新,甚至愿意第一个吃螃蟹牺牲自己。

  在互动营销领域内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新一浪是DSP、DMP等,这一浪就是我们营销下一阶段的一个雏形,一个基础,改营销阶段的雏形基础。目前的这种我们更多的是看到资源盘活、流量变现和营销这一块,包括广告位。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不一样,我们看到MediaV的DSP,跟其他部分完全不一样。第一个方面是因为电商,另外一个方面我认为他们很偏执的把自己聚焦到了我如何基于数据理解每一个人,如何基于数据真正的个性化的交互到每一个人,不仅仅是让这些所有的广告资源的价格得到变现。这是两个方向,有人做着做着就跑了。但是MediaV这样的方向如果没有一千万个电商才奇怪,如果没有一万个素材才怪。

  所以,这就是未来方向,而且还不够。因为我们在OTG的环境下,我们的数据网络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把别人的流量变现和别人的广告位和资源接进来,把这些资源个性化、实时竞价化,不仅仅是这样。我们要建立的沟通的管道,广泛的有效连接性。但是这个广泛有效连接性一定是跨屏的,一定是实时的全方面管理的。

  这是互联网互动营销的过去,每个用户的触点、过程。而这是现在和未来,因为每一个应用和服务都被结构到了单一的信息点这一级,包括产品。未来平台级的电商未来交易量更大了,另外一个方向是归于无形,归于无形的过程就是分布式的电商,而分布式的电商一定是基于数据,基于数据网络和传感感知,一定是基于每一个交互连接。而这些过程通过DSP前端一些尝试已经看到了,所以这些事情并不遥远。

  还是需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模型,这个是在三四年以前提出来的,在那个阶段提出来有泼冷水的,有较好的,也有很多引用的,我们依然坚持双向感知。我们不仅仅能够感知到用户,我们还要让用户感知到我们,现在我要问的是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在他想要的时候,能够以最低成本,有最高效率感知到自己的成本有几个?这个就不多说了。

  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就这么多,思路层面谈的东西比较多,是因为在我们看来,今天我们讲RTB的份额到多少了、RTB、DSP等这里面玩家都有谁?什么路子?这个问题都不重要了。大家都有一个答案,不是说谁替代谁,有我没你没他,不是这么一个关系。但是我们想说在互联网上,基于外部性一定有最大  的节点,有一些节点过去是最大的,但是近两三年以来的地位被撼动了,以后可能不是最大的,比如我说百度。

  在营销这个层面也是一样的,要成为营销这个层面的第一集团进到第一阵营里头,同未来来讲,我们一定要成为最大的数据网络之一。我们眼前把数据网络作为营销,但是未来我们一定要把数据网络用来做沟通。

  今天跟大家分享这么多,谢谢每一位,大家多批评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5 13:59:15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