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284 4
2013-12-06
悬赏 50 个论坛币 未解决
比较优势学说有没有考虑到服务贸易的情形?
随着服务贸易占经常账户的比重越来越大,是不是比较优势学说需要修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12-6 20:10:07
服务也是商品,有必要修正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7 21:51:28
当时就没有服务贸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2-8 10:35:00
比较优势原则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是否有指导意义存在争议。
      从纯贸易角度,贸易商获得价差收益,比较优势原则提供一个贸易商品和地区的选择机制,相对价差的大小顺序作为贸易的优先顺序。在这个层次上,有形货物贸易与无形服务贸易只要按照相对价差优化贸易选择,道理是基本一致的。
      从经济贸易关系角度,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无论是劳动生产技术效率、各类要素差异(自然禀赋、技术设备、资本、人力资本等)、生产模式差异(规模、范畴等)、市场需求差异、甚至全要素差异等等,即使针对货物贸易的争论就不少,对服务贸易的肯定也不会少。比较优势甚至被符号化、时髦化,它看似是学术期刊中影响巨大的一个关键词或主题,但是比较优势原则的理论价值本身研究进展很慢,丛林效应,难于应用。迪克西特提出特例之后,继承者与应对者都不多。在实践中,我国的经济产业基础对贸易的支撑有限,但是国际贸易规模和增长速度都很难用比较优势原则解释。可能要解释为加工贸易惹的祸,产业内分工贸易,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加工贸易是哪类因素造成的相对差异,从而引起贸易的呢?答案可能是要素差异以及要素跨国流动成本的降低。谈到这里,熟悉国际服务贸易分类知识的学友们可能想到要素服务贸易,这个有争议的分类名词。要素(资本为主)跨国转移产生的收益的跨国流动,这就是要素服务贸易。这是比较牵强的从经济贸易角度把比较优势原则与服务贸易联系起来的解释。
      经济产业作为服务贸易基础的反例到处都是,发达国家或地区服务业占GDP的70%以上,但是货物贸易规模却大于服务贸易。香港服务业90%以上,服务贸易却只有10%左右。这是比较有意思的论题,正在研究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3 14:48:16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的适用性问题,学术界共形成三种观点:适用论、不适用论及修正论
适用论认为,比较优势只是说一国在生产力方面存在相对优势,而这种生产力可以生产商品,也可以用来生产服务。
不适用论认为,由于货物和服务的天然差异,及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差别,基于货物贸易而研究出来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不适用于服务贸易的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修正论。
修正论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可以适用于服务贸易,但是要做出修正,比如模型假定前提的修正,模型研究内容的修正,就是不断将外生变量内生化的过程。
修正论可以参考deardoff、snape、bghawati等的论文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