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134 5
2007-12-25
临近年终,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公开发布了第一号通告,通报了对该校三起学术违规举报的调查,多名教授和学生受到处理。我们应当向复旦大学这种自揭家丑、勇于维护学术尊严的做法表示敬意。

  近年来,中国的学术呈现繁荣之势,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繁荣是虚假的繁荣:一方面,出卖版面、花钱买版面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粗制滥造、毫无学术价值的“论文”被刊登出来;另一方面,抄袭、剽窃而来的学术论文不断出现,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一些被抄袭、被剽窃的论文,竟然也是抄袭、剽窃他人的。如果一定要说这样的论文有什么价值的话,唯一的价值就是锻炼了读者的分辨能力。

  被揭露出来的学术丑闻仅仅是少数,因为造假者反揭露的能力越来越强。笔者曾总结造假者应对举报的一些办法:一是称“自己不知情,是学生署了导师的名”;二是称与举报人有门户之争,举报人动机不良;三是以技术错误等借口百般狡辩,说一些连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话。

  更有甚者,面对学术丑闻,一些高校领导亲自出马摆平。广东某高校一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文,正文100页,有62页一字不差地抄袭了北大一名博士的毕业论文。被抄袭者举报后,校领导亲自出面要求“私了”,答应认真解决后便没有了下文。

  学术风气的败坏已经引起了业内人士的警觉。2006年2月,吉林大学教授邓正来宣布,将联合100多名教授联合发表一封致各著名高校校长和学术委员会的公开信,今后如果有教授学术腐败,建议所在学校坚决处理和辞退,否则,在公开信上联合署名的教授将一起辞去教授职务,直至对学术腐败的人被处理为止。此后,教育部宣布成立学风委员会,紧盯学术不端行为。

  制定了学术监察措施,更重要的是认真执行。和复旦大学一样,很多高校都有对学术造假的处罚措施,但一旦发现自己人出事,不同的学校就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做法。在处理学术造假举报方面,复旦大学值得某些高校学习,因为他们让学术造假者知道,文件不是贴在墙上让人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25 00:1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5 00:34:00
这是个好现象  至少已经给其他高校一个提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5 08:59:00

是啊,希望所有高校能像复旦学习。让我们这些学子也能从中受益,真的成为学术精英,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混日子。高校真应该严把质量关,先把老师板正了,才能教出好学生,上梁不正下梁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5 14:51:00

复旦大学作法值得我们的很多高校学习,是在于这个“顽疾”已到了不治不惩已不可的地步了。但愿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学术腐败则造成谬论横行霸道。学术腐败使子孙后代深受毒害,受害的不仅是当代人,还殃及一个国家的希望与未来。


惩治腐败必须从在制度上进行探索、在制度变革上做文章,将教育体制、教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完善与反腐败结合起来进行,绝不搞“下不为例”与“私了”,让制造学术腐败者付出极高昂的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5 16:07:00

支持!

但是避免走形式,走极端!

即使要打击学术腐败,也要有理有据。也不能因为一篇论文否定一个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