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知识管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英国因为抢先搭上产业革命的快车,一度成为世界的霸主,成为“日不落帝国”;美国因为抢先搭上信息革命的快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霸主,处处“维护地球的和平”;而那些与幸运之神失之交臂的国家,则要花几代人的时间去苦苦追赶。历史前进的下一个新的交汇处,正是知识经济时代,全世界都在为迎接它的到来做准备。这是一场全新的赛局,有着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赛场规则,谁能尽快地适应它,谁就有可能像冲浪运动员那样,借助于浪头的推力,冲上风口浪尖,跨越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如果您无力驾驭,也可能会被海浪打翻,甚至被大海所吞没。而那些在未来知识经济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的国家,将长久地被排除在繁荣和富足的大门之外。其等待时间之长,肯定不能像奥运会那样,用4年的时间去衡量,虽然大门终究还有打开的那一天,但就不知天上宫阙,到底是何年了。
19世纪,是蒸汽机改变了整个世界。可以说,没有蒸汽机,就不可能造就资本主义,然而这一切已经成了昨日黄花。新世纪,知识和创新才是克敌制胜的唯一法宝,它们像蒸汽机取代人力和畜力一样,成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看一看微软这样的企业,没有巨型的机车,没有富庶的矿山,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厂房,每年只需推出一两个软件产品,装进几张薄薄的盘片,就可以行销世界,为比尔?盖茨带来高达几百亿美元的财富。
曾几何时,我们一直把高压线、大烟囱和汽车看作是物质文明的象征,看作是经济竞争的王牌,然而,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这些景象开始变得模糊起来,而逐渐凸现出来的是一幅完全不同的画面:互联网络和高智能计算机、DNA技术和克隆生物、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过去的社会,是一个资本主权的社会;那些掌握土地、厂房和设备的人们,拥有发号施令的权利。无论是封建领主控制佃户,还是资本家雇佣工人,都是按这个原则展开的。正是凭借手中的资本,资本家才成为资本主义的司令官。那些有理想改造社会的人们,把这些看作是不平等的根源,他们向往着一个劳动主权的社会,憧憬着劳动支配资本,而不是资本支配劳动。知识经济的到来,无疑会增添他们的信心,因为未来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不再是机器设备,而是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就存储在劳动者的脑海里,而不是固定在资本家的厂房中。那些适应了资本主权逻辑的人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唯一重要的生产要素每天都回家,最基本的生产单元不再是工厂和车间,而是灰色的脑细胞。资本的地位没落了,它们将被劳动所支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是经济的表层,人们首先是借助于它们,来认识和勾勒过去的世界的。
知识经济会极大地改变现有的景象。就收入分配而言,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因为在那些受教育和未受教育的人群之间,在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天赋的人群与墨守陈规的人群之间,效率的差别肯定会更大。但似乎可以预测,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财富占用上的悬殊,可能会比现在有所缓和。因为目前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财产继承而层层累积的结果。这就像南极洲,几亿年前的冰川还没有融化,后来的降雪又形成了新的冰层,日积月累,铸成现在的模样。相比之下,知识、技能和创造力则无法继承。如果祖辈恰巧给您留下大笔的财富,那是您的幸运,不过这些昔日曾汩汩流淌的财富之源,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干涸;如果您没有祖辈那样发达的大脑,就不可能扩大财富的占用。可以设想,如果全球气温持续变暖,南极洲的冰川,增长速度无疑会放慢,直到有一天完全停止,甚至逐步消融。
知识经济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将深刻地改变人们的信念。别的不论,单说作为一种媒体,它将主宰整个世界。民族国家还能在多长时间内,有能力引导国内舆论?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是政治领袖控制媒体,还是铺天盖地的媒体,淹没领袖的声音?历史会证明,前者将成为过去,后者将变为现实。今天的世界,就像300年前农耕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一样,知识经济正在临近,但并没有真正到来。不过,历史不会在这里定格,它的到来只是个时间问题,谁也无法阻挡它临近的步伐。知识经济将造就一个怎样的世界,现在我们还不能准确地预知,但可以肯定,无论是人类的生存方式还是思维方式,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必将面临空前的冲击。也正因为如此,需要我们对它倍加关注。
按照科学家的理论,知识具有以下七点特殊性:不可替代性,即每一种知识具有独特性;不可相加性,即知识不遵从物品的加法定律;不可逆性,人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便不可逆转,不可被剥夺,某种知识一旦传播开来,就不可收回;非磨损性,知识在使用中本身不会被消耗,可被重复使用,但是,知识存在老化的问题,即知识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过时;不可分性,一条信息不可能被分成几个部分,即不存在半条信息的说法;可共享性,所有物质商品都有排他性,但一人拥有的知识不排除他人也同样完整地拥有;无限增值性,知识在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有不断被丰富、被充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