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国做价值投资
大盘1000点时的2005年6月18日李剑在深圳“市民投资论坛”上的演讲
今天来这么多人听讲座让我感觉真不错。按一般来说,当大盘涨到两三千点的时候,来听讲座的朋友成千上万,其实那个时候风险很大;而在1000点的时候,听的人反而很少,其实,这个时候风险大大降低,机会大大增加。所以现在来听讲座的朋友,至少在心理上、理念上,是很不错的,投资要在股市一片低迷的时候进取一些,大涨之后则要胆小一些。
我在1999年以后,特别是最近这四年熊市,感觉还可以。这四年熊市管理的资金每年收益大概在30%左右。我自己也经过了几个阶段。在1999年前,也象很多朋友一样,成天在电脑面前看技术,看图形,或者到处听小道消息,做到最后,搞得一塌糊涂。在1999年以后,做怕了,想想稳赚不赔恐怕是最重要的规则,所以1999年以后就朝着价值投资也就是研究基本面的方向努力。有朋友认为中国的A股市场投机性太强,不适合进行价值投资。我看不是这样。看论坛的题目是05年的投资渠道,按我自己的看法,没有05年、04年、03年之分,哪一年都行。
【赟注:李剑反省得很早,那时开始进行价值投资者特别少/大多数股民喜欢跟庄/投机小盘/低价/重组/概念等股,02-05年这四年熊市他能取得每年30%左右收益,是非常不错的,但也不用太奇怪。李剑咋早早地就开始反省了?“1999年以前我对波浪理论、江恩理论、趋势理论、移动平均线理论等等,不知花了多少时间研究,当时觉得十八般武器都能用,就试试看吧。结果根本不管用。”李剑说,他从1995到1999年不到四年内输多赢少,“最后基本输光、赔光。”李剑将自己账户中的剩余资金取出,先赔偿了一些小客户和同学、朋友。最后,还剩下一位大客户实在无力赔偿,提出“卖身为奴”的抵债方案:愿为对方打工一辈子作为赔偿。当李剑感到前途渺茫之时,生活发生了改变。“庆幸的是,那位大客户不仅不逼我还债,还提出再给一部分资金让我继续操作。”李剑说,从此他潜心读书,第一步就是寻找稳赚不赔的方法,第二步是认定了价值投资。】
我把这几年在价值投资方面的实践和形成的理念,总结一下,主要有四个方法。
第一个,叫三不主义,就是说不看大盘、不相信技术分析、不做预测。
不看大盘。
很简单,大盘好的时候,不好的股票也跌得一塌糊涂,还是有股票跌停板,你要光看大盘做股票,在个股上还是要栽的,另外反过来也一样,这四年熊市,其实有些股票年年创新高,给我们带来的不错的回报。我们见过很多股评家研判大盘,有谁能够经常看准的?所以看大盘没用,最终你还是要落实到个股上,这句话很少有例外,只是在指数基金比如上证50ETF这个问题上,要看大盘,在平均市盈率到多少的时候,我们应该加买,什么时候应该减仓。所以我平时除了买卖指数基金之外,选股是不看大盘的。【赟注:更好的东东可以点击阅读:《巴菲特建议不看宏观埋头寻找好公司》】
不相信技术分析。
1999年以前我对波浪理论、江恩理论、趋势理论、移动平均线理论等等,不知花了多少时间研究,当时觉得十八般武器都能用,就试试看吧。结果根本不管用,还是老输钱。后来在澳门赌场看见里面的书店有大量的赌博书籍在卖,同时有看到十个赌徒九个赔钱,恍然大悟:原来读书未必都是好事。读了坏书还不如不读书。技术分析的书和算命、赌博的书相差不会太远。特别是有一段时间,我在做庄的朋友那里看盘,亲眼看见他们在那里做K线。也叫“骗线”。庄家告诉我,你看,我今天让收盘价停在某某价位,结果就停在某某价位,这给我印象很深。所以K线图这些东西,你不能说它都是骗人的,但很多是骗人的,你要是靠这些技术分析,就非常危险,这些危险包括,你可能因为一个股票的走势很好,结果在很高位置上套牢。我们见过很多朋友做技术分析,你看他们哪一个能说清楚明天是涨还是跌,都做不到的。你看哪个技术分析师要把技术分析的门道传给自己的儿子?他们自己都觉得玄!而价值投资是建立在基本面基础上的,是唯物主义的踏踏实实的学问。【赟注:投资价值,是必赢之根基!更好的东东可以点击阅读:《技术分析大师江恩在股市亏得一塌糊涂,其理论却误导了成千上亿的投资者》】
不做预测。
也包括不听小道消息。不做预测,准确地说是不做短期的涨跌预测,但可以做长期的发展预测,比如对中国经济或者一个行业,你大概可以说出一个长期的情况。宏观调控开始,要回避那些周期性的涨幅过大的股票。比如手机出现了,你就别买那些BB机的股票,彩色胶卷出现了,就别买黑白胶卷的股票,数码相机出来,彩色胶卷的股票,像赫赫有名的柯达、富士,就不要去碰它,这一点我们还可以预测,非典来了,旅游业、航空业受影响,我们大概都可以预测到。可是你要说,明天就一定要到1000点,年底就要到2000点,那怎么能说准?说某年某月某日要涨到多少点,都必然要犯精确的错误。精确的错误不如模糊的正确好,所以我自己不做预测。香港有个有名的波浪大师,他出的《投资通讯》你只要看几年,就会发现他一年以上的预测大概能说准个70%,一个月左右的就不准了,每天的预测那简直没法看。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凡人呢。这是第一条,投资方法的三不主义。
三不主义之外,就只剩下研究公司基本面了。研究公司基本面,并不是光看会计报表。我个人体会,看报表占30%,其他70%是调查和思考,搞清楚企业的重大问题,比如核心竞争力问题、持续竞争优势问题、垄断优势问题、盈利能力和盈利模式问题等等。【赟注:更好的东东可以点击阅读:《巴菲特从不预测股价与大盘 未来永远是不确定的》、《格雷厄姆毕生之顿悟:从来没有人能够成功地预测股市波动》】
第二个方法,十二个字的投资策略:好股好价,长期持有,适当分散。
我把巴菲特的东西像伟人语录一样研究五年了,我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十二个字。这十二个字里按轻重缓急,最重要是好股。好股可以简单地表述为:有核心竞争力,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在中国,由于体制原因,还有明显的垄断性,有长久的生命力。利润每年增长不低于15%,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等等。另外,行业前景要好,要有卓越的品牌,要有自主定价能力,管理层要优秀,负债要低,不需要经常圈钱就能高速发展,产品要简单易懂,等等。好公司不多,我在A股市场、港股市场这么多年来感觉到,它的概率在1000个股票中能有50个算得上好公司的就不错了,如果频繁地买股,肯定就越出好股的范围,我这四年平均每年买的股票是2到3个,所以我买的有的赚了200%以上,最少的也赚了50%。就是说你一定要在好股上下工夫。这里我讲的都是最重要的东西。
好股之外,就是好价。两者缺一不可。
很多股友,除了不买好股、乱买垃圾股的误区之外,还有价格的问题。我们订机票,会打很多电话看哪个航空公司打折打得多;就算买几斤水果,也会问问价格,5块钱一斤的苹果,我们会比比质量,砍砍价格。可见我们平时买东西,是不含糊的。而我们很多人买股票,拿出全部身家、多年积蓄,可是买起来真是草率,一个电话就下单了。或者听一个朋友说:“这股票要涨了!”就买了。草率得很,而对这个股票极其重要的价位,就没去想过。其实,股市和生活一致。或者这样想,这个股票100元1股,很贵,那个股票3元1股,很便宜。从绝对价位去比较,这也是很大的误区。你到香港就会发现,130元的汇丰银行要比一毛钱的永义国际,不知道便宜多少。一毛钱的股票市盈率1000倍,或者马上就要破产,而100元一股的汇丰银行,你搁在那里,平均每年赚6%,一点问题都没有。这都是对价格的误区。我对目标公司,会仔细计算,算它哪个价位,才值得我们买进。我买的茅台酒,按现在价格除权,是15元买的,动态市盈率是10倍还不到,静态市盈率是12倍,云南白药是12元买的,同仁堂科技是5.5元买的,张裕B是6元钱买的。我自己有一个纪律,凡是超过20倍市盈率以上的,通通不买,管你什么好股不好股,管人家怎么说,【赟注:李剑买的这些好股票,在06-07年的大超级大牛中,涨幅很惊人!好公司5-8倍PE时买入才是硬道理,说20倍那是咱们A股过去20多年一直都高估,总有回归的那一天。最近几年蓝筹股维系10倍,银行股维系3-5倍说明什么呢?】。为什么呢?因为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有很重要的一条,你买一个公司的股票,你要想,全世界再优秀的公司,也很难每年保持40%的增长,这样公司实在太少,它保持40%的增长,你才能用20倍的市盈率去买它,为什么?
因为价值投资理论还有一条,我们最好在市场价格是内在价值一半的时候,我们买进才上算,当它的内在价值是40元,我们就要想办法在它的市场价格20元,也就是一半的时候去买它,你才有确切的获胜把握:只要它向内在价值回归,你就赚了100%了。那么,稳定成长的定价比较简单,它要保持每年20%的增长,就在10倍市盈率的时候去买,我举个例子,同仁堂,你可以看看,从1993年到现在,平均每年净利润增长20%,那么我们就在10倍市盈率去买它,你能买到就太容易赚钱了。现在赚不到了,大盘跌到1000点,它还有25倍市盈率,那我们可以不买,可以去买别的,你可以等到像我讲到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再去买它。
稳定成长股比较简单,周期性股票就复杂一些,但是同样是定价很重要。我举个例子,你如果在汽车行业非常好的时候,16元、18元去买上海汽车,那时候买它,就犯了错误,买到了最高点,宏观调控,它从16元掉到4元钱,特别残酷,是吧?可是用我讲的这个方法,你就会发现在16元的时候不会买,按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方法,也很简单,对周期性股票,你把它7到10年的利润全部加起来,然后除以7或者10,就可以算出每年平均利润,把平均利润除以现在的总股本,在乘以15倍,这个定价,风险大大降低,(蓝天注:这个有点复杂,计算稍微差错就麻烦了。由于会计不是我的专长人也懒惰,还是像芒格说的“我知道我可能会死在哪里,那我就尽量不去那个地方”,我的投资观念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如此我就要求自己尽量避开周期性股票,有些钱不应是我赚的那我就不赚,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也是能力圈的问题)【赟注:投机周期性股票是有很多运气成分的,很多人在06-07年投机有色股,爆赚几十倍。俺当年把最后留的一点点有色股种子卖出时,大致有17倍的汇报,持股15个月时间】。因为这样一算,上海汽车的价值是4元,再打个折吧,最好价格是2.6元,即使在上海汽车业绩最差的时候,周期性低点的时候,用2.6元去买,你也不怕。2.6元买和16元买,相差太远,而事实上,为什么有很多人,前几年,我写字楼下面的电工都跑上来,说他要买上海汽车和长安汽车,可见热门时多么危险。实际上那时候买的,现在知道了,要赔80%。
没有好价怎么办?等待。我买茅台,耐心的等它上市了两年,都没碰它,一直等到2003年,拐点出现了。2003年10月,白酒行业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白酒行业经过了5年的大熊市,全国年产量800万吨跌到320万吨,生活观念改变了,很多人喝啤酒、葡萄酒,不再喝白酒,白酒萧条了。2003年,白酒销量停止下降,开始上升,茅台酒加价,我等了两年,股票价格下降到我定的标准,静态市盈率12倍动态市盈率10倍,我认为三五年出现的大机会来了,就买了。买了个好价。“我们输不起,我们等得起!”这话请大家记住。
再下面是“长期持有”。四年熊市下来,大家最不能接受这个“长期持有”。说如果我们四年前早点抛掉股票,那现在就太幸福了,就不会亏掉百分之五、六十了,还怎么能长期持有?我讲的前提是什么?就是说,当你买的是好公司,当你买的是好价格,那你长期持有就没问题。我举国外的例子,你在十年前买的沃尔玛,长期持有,现在涨了二、三十倍,100年前买的可口可乐,你就赚了2000万倍,2000万倍呀, 1万元买,现在就是2000亿。当然,我们活不了那么长。老子说,“无为胜有为”。长期持有好股票的懒人、笨人比那些天天忙着吵短线的勤快人和聪明人要赚得多。这几年,我动员很多朋友买中石油(香港)、茅台、张裕、云南白药、双汇、同仁堂科技(香港)等。但是很不幸,很多朋友赚了二、三元钱,就赶快抛掉。而买了很差劲的股票,没赚钱,他就一直留着,结果一直套,越套越深,40元套到4元:40套到30舍不得斩,套到20麻木了,套到10元,他再也不管了。几年下来,一轮熊市下来,打开帐单一看,全是垃圾股。什么原因呢?好股赚了钱都抛了,坏股不得不拿着。劣币驱逐良币,劣股驱逐良股,留下的都是很差劲的股票。赢就赢粒糖,输就输间厂。怎么行?所以,好股要一直持有。云南白药,十年涨了十倍;伊利股份,十年涨了九倍;茅台,两年涨两倍;中石油就更不用说了。由此看来,买了好公司,有了好价格,但你不能长期持有的话,最后利润也得不到保障。这十二字里面,长期持有,我认为至关重要。这个长期持有里面,还包括这样一个信念,我们选股要有这样的理念,当你不想持有这个股票15年、20年、一辈子,你根本就不要买它。你有这样的精神,才能买到好股。我买的股票,重仓股,不会再动了。我说不再动是这个意思,基本面不变化,就持有一生。因为它在一直赚钱嘛。
适当分散,这比较简单,再好的公司,再好的股票,也不能只买一个,像上海机场、贵州茅台这么好,也不能只买一个,要适当分散,适当分散到什么程度更好呢?我自己感觉5到10个比较好,不要太多,太多以后我们研究不过来,我每年要和董秘打很多电话,上市公司我要经常去跑,股东大会要参加,我要是买了100个股票,那我也忙不过来。所以叫适当分散。【赟注:50万以下资金的,3-5个则行,100万资金,5-8个则行】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