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642 3
2007-12-25

据悉,今日提请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的国有资产法草案中,国资委的定位是草案起草过程中的争议焦点之一,其既是企业大股东又是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之一的角色一直被人诟病。在企业的具体运作中,两者角色重合所带来的弊端早已显露无遗。

  近期山东海化(000822行情,股吧)的公告显示,大股东引入战略合作者的洽谈无果而终。从事后了解的情况看,对于此次洽谈,上市公司事先没有获得任何信息,主要是由集团与地方国资委主导。近一段时间以来,由各级国资委引导重组或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上市公司很多,这表明各级国资委越来越看重自己的股东角色,但同时,国资委的强势股东定位,也给一些上市公司增添了许多烦恼。

  政府可以协助企业解决重组中的许多难题,政府引导的重组也往往被流通股东直接当做利好。事实上,在国资委的协助下,每年都有不少ST公司顺利完成重组保牌,今年也不例外,许多成功重组的背后都能见到有关部门的身影。不可否认的是,国资委引导的重组大多对上市公司产生有利影响。但在部分案例中,国资委的一手操办也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困扰。

  例如某公司停牌后,上市公司高层对相关事项一点都不了解,有些重组,甚至大股东本身都不清楚。但有时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都不清楚的事项,市场上却总是能提前反应,一个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不少公司在停牌前,股价都出现了明显的异动。更为尴尬的是,有关部门费心寻找来的投资者,双方并不一定能“一见钟情”,谈判的反复,都可能对公司股价形成巨大影响,令中小股东不知如何是好。

  此外,各地国资委身兼上市公司股权持有者与政府部门两种角色,其定位不可能完全从上市公司全体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地区经济发展、冗员安排等等因素也往往被纳入考虑范围。

  湖北省国资委主任杨泽柱曾公开表示,湖北的上市公司与发达地区及周边省份,上市融资的差距正在拉大,湖北急需打造好资本“产权板”,湖北迈亚(000971行情,股吧)的重组不能说与之无关。河南省国资委则提出,到2010年,省管企业要由现在的34户调整到20户左右,力争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企业有7户左右,其中达到500亿元的2到3户,达到800亿-1000亿元的1到2户。 目前,省管企业战略重组工作如火如荼,河南省建设投资总公司对*ST安彩(600207行情,股吧)的重组就正在进行中。

  由于国资委定位的特殊性,其给上市公司引入的也许并不是最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如国资委一度决定由担负着央企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使命的中国诚通控股公司重组华源,消息传出,外界对于物流业出身的诚通是否有能力展开重组颇多质疑。

  值得肯定的是,国姿委能揽下重组或引进战略投资者等重责,至少说明国资委对企业的重视。但是,上市公司毕竟还有众多大小股东,国资委如何当好股东,是件值得各方面讨论的事情。

  值得期待的是,据悉,此次审议的国资法草案中,国资委的定位将是让其成为一个“干净的出资人”,即剥离其本不应承担的监督管理的职能,履行出资人的职责,而不承担其他的义务。其所实施的监督也只是作为股东对其资产的监督,与政府行政机关的监管相区分。果能如此,倒是公司治理的一大进步。

  (证券时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2-25 12:32:00

国资委最大的问题,应该是其行政干预的能力.

就算他真的愿意只是“干净的出资人”,对于国有企业,仍然是大股东,甚至是唯一股东.

既然这样企业任何的行为和商业决定都仍然必须要通过着个"国资委".

但是作为大股东,甚至是唯一股东,也是完全有这个权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5 23:02:00
正在审议中的国有资产法草案的亮点之一就是让国资委成为一个“干净的出资人”,即只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剥离其本不应当承担的监督管理的职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26 01:38:00

楼上的. 那我想问. 这样的干净出资人, 作为主要股东, 有没有权干预人事认命, 有没有权干预企业未来战略呢?

或者在董事会里面有懂事职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