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中说:"如果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说明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这时人们感到手中持有货币太少,就会卖出有价证券,证券价格就要下降,利率就要升高,对货币需求的减少,要一直持续到货币供求关系相等为止."
我对这段话不太理解,人们卖出有价证券,使得货币投机需求增加,在货币交易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总需求应该进一步增加啊.
我觉得应该是由于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使得货币利率上升,证券价格下降,较低的证券价格使得人们愿意买证券,而不是把钱拿在手里,这样货币投机需求减少,使得货币总需求减少,这种趋势直到货币供求相等,利率不再上升为止.请大家指点一下